3)九千岁[重生] 第137节_九千岁[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是没钱,而不论是治理运河还是安置灾民,都需要大笔的银两。

  但户部眼下却根本拿不出钱来。

  殷承玉被吵得头昏脑涨,只能罢朝再议。

  下朝之后他没召见还想来寻求支持的户部工部两位尚书,而是召了谢蕴川入宫议事。

  谢蕴川被薛恕领着往养心殿去,习惯性就想同他闲聊几句,却发现今日的薛督主似乎格外冷漠,板着一张脸瞧起来十分不好相处,只会应一两个字如“嗯”“哦”之类,与从前判若两人。

  他怀疑自己不知何时得罪了对方,他已将薛恕当做了朋友,便也不愿两人之间生出误会嫌隙,便询问道:“我可是何处惹了督主不快?”

  薛恕瞥他一眼:“并未。”

  谢蕴川满头雾水:“那督主为何……?”

  “家眷见咱家与谢大人太过熟稔,心里吃味。”薛恕揣着手,微微扬起下巴,不紧不慢道:“咱家总得避避嫌。”

  谢蕴川缓缓张大了嘴。

  很想问你一个太监,哪来的家眷?

  但这话就太冒犯了,他明智地住了嘴,不再试图搭话。

  只是心里还是不由琢磨着,能瞧见他与薛恕来往的人,多半也是宫里的人。但宫中不是不许结对食?薛恕的家眷能是谁?

  一路琢磨着,直到见到了皇帝,他才打住了心里头的猜测,庄重地行礼问安。

  殷承玉抬手让他坐下,便与他说起了今日朝上的纷争。

  从长远来看,谢蕴川也支持治理运河,但他入朝观政之后,也清楚了户部尚书的难处,叹息道:“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殷承玉并未开口,只将几本账册推到他面前:“你再看看这个。”

  谢蕴川接过翻看,一开始神色尚且轻松,但接连看过几本后,神色便凝重起来。

  ——殷承玉给他看得乃是户部呈递上来的汇总过后的历年总收支账簿。国库收入大头依靠田赋,其次是军屯,盐税等。除此之外,其余如商税等税收都少得可怜。整个大燕国库的进项大半靠田赋,而偏偏这些年来大燕天灾人祸不断,导致田地减收。更不说还有大批官员士绅免除田赋,许多农户为了免税将田地挂在官员士绅名下,日积月累下来,田赋收入亦日渐减少。

  再看支出一项,军费与俸禄支出都是大头,仅仅去岁一年,军费支出高达三百九十万两,俸禄支出高达二百五十三万两。但这还算是正常支出,谢蕴川瞧着最后一项宗室支出,眉头已经打成结。

  光是供养宗室藩王,支出竟已经高达二百一十万两之巨!

  “可瞧出什么来了?”殷承玉点了点那些账簿,问他。

  “问题太多,难怪户部尚书在皇极殿差点和工部尚书打起来。”谢蕴川诚实道。

  这也实在怪不了户部尚书,国库出多进少,账目已经乱成了一团。若不是看了账簿,谁能想到只是供养封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