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九章 野心之作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读者和关注林子轩新作的文人不理解的地方,毕竟,中国和西方的风俗文化不同。

  在西方,女人或许可以独立自主。可以周旋于男人之间,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但在中国这种保守的环境下,女人的身份注定了只能在家庭内部打转,无法真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也就是说。这部小说的格局注定了是大宅门里的故事,或许精彩,却和林子轩这种大文学家的身份不相衬。

  按照这些人的想法,你都是大文学家了,不能再写那些低俗小说,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否则就是自甘堕落。

  如果林子轩想写中国版的《乱世佳人》,那无疑是自找麻烦。

  在中国,宣传女权思想注定要流失男性读者,最终的结果就是不讨好,沦为三流小说。

  很多人看了《京华烟云》的开篇,经过一番分析,觉得林子轩这次要马失前蹄了,等着看林子轩的笑话。

  自从林子轩回国之后,一直顺风顺水,就这么混成了大文学家。

  这自然引起不少人的不满,我也是满腹才华,怎么就没有出名呢,这种自以为怀才不遇的人任何时代都有,而且为数众多。

  他们好不容易等到林子轩失手,机会难得,一定要好好的奚落一番。

  也有人不这么看,一些研究红学的学者看到《京华烟云》,第一感觉就是这本小说有《红楼梦》的影子,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行文风格,都带着一股《红楼梦》的味道。

  《京华烟云》对于清朝末年北京城大家族的日常生活描写的极为细致。

  包括风俗习惯,人文地理,家中的各种摆设物件,家族礼仪等等,这是对北京大家族生活风貌全方位的描写。

  《红楼梦》被誉为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难道林子轩想写一本现代版的《红楼梦》?

  这不是不可能,林子轩本来就是红学研究的大师级人物,他仿照《红楼梦》写一本小说没什么不可以。

  这么看来,这本《京华烟云》很可能是林子轩的野心之作。

  他想写一本记录这个时代历史风貌的百科全书,如果成功,那将是文学界一件不得了的事情,这件事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胡拾给林子轩写信:子轩想效仿曹翁否?

  对于他们这些研究《红楼梦》的人来说,很容易看出《京华烟云》和《红楼梦》的关联。

  林子轩回信:模仿之作,见笑见笑。

  他并不是在写中国版的《乱世佳人》,而是在写民国版的《红楼梦》。

  1938年,林羽堂在巴黎的时候准备把《红楼梦》翻译成英文,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甚至记下了《红楼梦》中所有人的名字。

  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中国人的名字想要让外国人记住,并且弄清楚书中各个人物之间的亲戚关系,是一件极为不容易的事情。

  大多数外国人看中国小说,都会被其中的人物关系搞得一团迷糊。

  但因为种种原因,林羽堂把翻译《红楼梦》的事情暂时搁下,而是模仿《红楼梦》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写了《京华烟云》。

  林子轩不可能告诉别人自己写的是民国版的《红楼梦》,那样会让人觉得太过不自量力。

  他先把故事写出来,至于评价,那是以后的事情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