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七十五章出去浪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黑水侵染的街道,黑黑的运煤工。

  这还只是冬天,朱慈烺无法想象如果是夏天,那将会是一种什么味道什么景象?

  崇祯出游的兴致刚到宛平就被打击到了,如果整个大明都是这样,那还真的不看也罢。

  朱慈烺到是很理解,皮革中心嘛有味道是正常,污染对于这个时代不是什么大问题,这并不是落后,这反而是繁荣的标志。

  显然要是只有一家两家厂不会搞得全城都是臭味。

  中午的时候,崇祯和朱慈烺聚集在一个上风口的位置才好一点:“这里为何如此之臭?这样的地方就在京城左近,太影响大明形象了,不如迁走。”

  朱慈烺笑了:“那可不行,这边是从山西那边过来的皮货的集散地,包括归化城等的皮货都要在这处理然后运到通州天津南下。

  一张皮便宜的几十文,贵的数两银子乃至数十两,宛平这里一年处理了数千万张皮革,光税收都有百万两银子。

  更不要说这里还有二十多万人依靠这些生活,要是迁移,这些人生活怎么办?”

  朱慈烺喜欢大氅,不仅自己喜欢穿,还喜欢送给朝臣和将领各种皮革的大氅,包括内廷崇祯等人高档的皮革大氅每年都有。

  例如当初从北疆寻到的白狐皮,后来的白熊皮,狐皮,狐嗉皮大氅等等。今年从莫卧儿那边更是进贡了一张孟加拉白虎皮的大氅,被朱慈烺送给崇祯。

  皇上对这种东西的偏爱,就导致民间的流行,官员出行穿这个,皇家也穿这个,那有钱的商人不买个高档的怎么好意思?

  一般百姓买不起好的,但是羊皮鹿皮牛皮的还是能咬牙置办一件的。

  有些人为了显得自己有不到深秋就把大氅披在身上招摇过市,即使广州这个的地方冬天依旧有人穿着单衣披着大氅出门,可见大明对大氅的风尚。

  在大明如果家里没有一件皮毛大氅,那么你都不好意思过冬,冬天的婚礼上新郎官要是穿不起一件大氅迎亲就会被人怀疑你的财力。

  除了大氅之外,明军现在财力越来越雄厚,各种皮革制品开始在军中配备,皮革军靴,皮革枪套,皮手套,皮带等等催生出庞大的市场。

  皮鞋也开始从上到下的流行,不仅好看而且耐磨。皮带在民间也取代了裤腰带,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朱慈烺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的推行大氅等皮革制品,为的就是促进蒙古、西北和北疆的开发。

  这些都是皮革的重要产地,如果大明对皮革有着巨大的需求,那么这些地方无论是养殖还是猎杀野生都是一种不错的生意。

  一张完整的鹿皮价值几两银子,一张完整的熊皮价值更是上百两,这丰厚的回报让大家愿意到这些地方寻找发财的机会。

  更何况新大陆还有海量的野牛等资源等着开发,那边的皮革也需要销路。

  最次也能给赏金猎人们开一条新的财路,让大明的赏金猎人们不至于因为不赚钱而解散。

  而宛平的皮革制品基地还不是最大的,大明最大的皮革加工基地有三个,第一个是张家口,第二个是营口,第三个是河套九原。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