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八回 太极阴阳图_至尊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之一的大气水,在生物的生息繁衍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没有大气水同地表水之间的不息循环,生物将是很难生存的。所以,水是地球之根本。

  地球虽然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但“万物禀形非水不育”,所以水是地阴之根本。

  水为阴,火为阳;寒为阴,热为阳。相对而言,地球外表是水,其性寒,内里是火,其性热,是“阴中有阳”的结构格局,也就是所谓的“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之道。

  地心也极似太极阴阳图“阴中有阳”的结构特征,即鱼眼。

  “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显然,这一定是地球内部的阳,外部的阳是不会使其泉源不竭的。

  阴中有阳方可泉源不竭!否则为死水一潭。

  天地“造化之权,全在水火”。

  “万物之生者,亦惟此日也”。

  “万物禀形,非水不育”。

  日为太阳,是“阳中之阳”,乃为真阳之火;水为太阴,是“阴中之阴”,乃为真阴之水,即太阳真火与太阴真水的上下升降运动有关乎万物的造化,所以应是天地阴阳之根本。

  “唯阳中有阴,故天气得以下降”,这个“阳中有阴”一定是来自外部的地之阴气;“阴中有阳,故地气得以上升”,这个“阴中有阳”一定是来自外部的天之阳气,这是“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的阴阳双方相互为用的运动原理。

  只有相互为用(相互吸引)的升降运动才能使对立的双方链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天地一体,所以“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

  从整体上看,太阳阳中有阴,地球阴中有阳是太极阴阳图阴阳互根的结构模式;而太阳火之阳气下降于地,地球水之阴气上升于天就是太极阴阳图阴阳互用的运动模式。

  前者是结构,为体,后者是功能,为用,符合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结构与功能的两个方面。

  如果以水火论之,则此正是火外明而内暗,水外暗而内明之证。

  太阳“阳中有阴”,地球“阴中有阳”符合太极阴阳图阴阳互根的结构模式,其相当于太极阴阳鱼的鱼头和鱼眼。

  太阳火之阳气与地球水之阴气上下升降造化万物的运动符合太极阴阳图阴阳互用的运动模式,其相当于太极阴阳鱼的鱼身和鱼尾(少阳和少阴)。

  所以,太阳与地球这个阴阳对立统一体或许就是太极阴阳图的真正源头。

  所以太极阴阳图原叫“天地自然之图”。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在天为风热湿燥寒五气,在地为木火土金水五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

  太阳和地球这个阴阳对立统一体既然为天地阴阳关系,就应具备形气关系。

  缘何属于地球大气层变化范畴的风热湿燥寒五气为天?因为站在地球上来看,四时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