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三回 天之气_至尊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

  人们肾是做什么的,肾藏精。精区分两大块,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是通过饮食后充养到肾,等于是补给,肾称为先天之本,人们所修炼的桩法、胎息、丹田、盘腿等等都与肾息息相关。

  古人云:“命意源头在腰隙”。这里腰隙指的就是腰椎间的命门穴。

  人体的命门前面,两肾中间的区域在道家修炼称之为“混元神室”。是人体先天气场的所在地。经过丹田修炼,脊柱的拉伸,把命门穴逐渐填满,让后天之气和先天之气在这里混合成对人体机能修复与强壮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整体之气。

  太上道祖曾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丹道即三返二、二返一、一合于道。”

  其为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即精气神的返还过程,又因人精气不足,又创出补足精气的练精化气,使人从后天补亏达到先天,以便开始修炼。

  要学习道门精典,或者说从本源上学道,无论如何都绕不开这个“气”字。

  无论是医家的六气论,还是武者的气感等都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发展,算得上是在华夏人的潜意识中默默传承的一个符号,无论人们是否能真实的感知。

  气在华夏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哲学观念,它不同于异域的风火土水那样的物质化,它更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概念产物,认为万物皆一气而来。

  太虚之先,寂寥何有。

  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

  真一运神,而元气自化。真空中有真精存在,而其相感相激,产生了真一。

  真一通过运神,而产生了元气。元气的性质是无中生有,可以称为先天之气。

  这个元气与医家的不一样,医家的目的是治病养生,所以把形体上的称为后天,先于形体的称为先天。而道家则以天地万物为后天,在此之前为先天。

  先天之气无形无象,周流而自成。也不是刻意通过某种练习方式就可得到,像气功修炼的也是后天之气,这是跟道家真气最大的区别之处。

  用后天真气修炼,还是镜花水月,这种修炼对健康有益,却难以成就仙道。而先天之气怎么得?只能通过感召而得。

  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

  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脾、肾、肺等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

  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结合成为胚胎,人尚未出生之前,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气,成为人体之气的根本。

  先天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真气”,古简中有曰:“真气者,所受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