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章 第一批新兵训练日常_大明之崇祯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六十万人中选出的文化素养与身体素质和技能素养最好的一万两千人就这样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第一批训练。

  而接下来,要组成近卫第一二三军十万新练精兵的十万战兵则要从接下来的六十万人中继续筛选。

  识文断字的,曾经是官军主力战兵的(非兵痞)、具有武艺和骑术特长的,都被选了出来。

  余下的这六十万人根据统计,大多为农家子弟,也有手工业者或是流民,但大都是淮安、淮扬等地的本地百姓,最远也不过是湖广、江西。

  未来的主战场毋庸置疑会在淮扬一带展开,而负债拱卫江南的近卫军第一二三军以淮扬子弟为主,自然可以使得该军队占据地利与人和之势,毕竟新兵们都是本地人,自然对这一带的地理环境熟悉,也能适应这里南北夹杂的气候和具备保卫家园的决心。

  李邦华、李明睿、路振飞三军界文臣目前主要负责这六十万人的筛选。

  从山东与凤阳抽调的基础战兵军官与老兵则成为具体的执行者。

  六十万人被临时编成十个大队,一个大队又是十个小队,每个小队六千人。

  每一小队中手脚或有缺陷的,或视力不全的,或听力不好,或有色盲的都得被淘汰,接着是体弱者,跑步坚持不了一里的、还有身高不高的。

  如此下来,便也锐减到四十万人,然后则是基本的智力测验,能分清左右与反应不迟钝到可以跟着前面的人所报数接着往下报便算过关。

  到最后,为选出最优者,策划者也选出了更多的办法,比如测验举重能力,甚至继续加长长跑要求,以此筛选出毅力与体力都卓越的人。

  不但如此,还通过各种测验,尽量选出一些老实本分,服从规则,哪怕规则很低级,违反规则成本很低的人。

  在差不多半月之时,最终确定了将被纳为大明主力战兵的十万战兵。

  而周遇吉与刘芳亮这边基本上已经使得这些秀才营和壮士营的新兵完成了最基本的分列式各类基本的训练。

  只是没有进行兵种划分与各兵种专项技能培训。

  从某种角度来讲。

  秀才营和壮士营其实就是军官培训,晚上上课与白天进行基本的单兵训练。

  朱由检这样安排便是要在即将进行的十万人大训练中培养出一批先期军官生来。

  这样可以弥补教官的不足,使得十万人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令行禁止,具备基本的单兵技能各兵种技能。

  一如朱由检之前许下的承诺。

  半月后的现在,秀才营和壮士营将要进行一次比武,以此确定谁拥有大明第一军第一营的番号。

  所谓比武,其实不过是比谁的动作更规范,步调更为一致,谁更能做到令行禁止,而不是真正的要格斗甚至射击。

  朱由检现在对这些新兵的第一个要求便是服从,他也要以此强调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