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四十八章 整风运动(二)_我不求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不过,就算是这样的小村子,也受到了科学门的影响--有几座新起的屋子,用的是红砖、水泥,透亮的玻璃窗,屋旁堆的是煤饼,而不是稻草柴火,村道上行过的大车的木轮子换成了更轻便的橡胶轮胎,屋前屋后晾晒的衣服,一看就是化学染的棉纺衣服,那颜色就算是过了水,依然鲜艳。

  田里到处能看到神豆、番薯、玉米、辣椒、番茄、西兰花等各种新式作物。

  此时已近入夜,透过玻璃窗,点点灯光亮了起来,却不是油灯蜡烛,而是煤油灯,村民们在亮晃晃的油灯下吃着喷香的饭菜,女人们借着灯光,用缝纫机给孩子做衣服,有村民在送客时,打上了手电,雪亮的手电筒光在山路上照出老远老远。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幕,郭大路原本因这雪糖铺伙计敷衍了事而一肚子的气,慢慢平息了下来,大李朝的老百姓,是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科学门带来的好处的,只不过,自己的步子实在是太快了点,人手又实在有限,以至于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奔命,草草了事。

  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础工作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最是难做,在21世纪,以种花家基层的执行能力,许多政策都要大打折扣,甚至走了样,更不要说自己在大李朝推行工业化了。

  郭大路在心里琢磨着,干部问题是个大问题啊,其实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郭大路一直没有处理好干部问题,义学免勉强算是他的干部培训学校,但具体教学工作都是由李华负责,他除了刚开头几期学生,此后难得去上课,虽然义学教室里高高挂着后龙先生的画像,但很多学生却并没有见过他的真人。

  而且,学校毕竟是教育机构,和专业的干部培训机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里面的学生都是凭自己的爱好在学校学习,并没有什么一致的理念团结在一起,非要说有,那最多也就是同门之义。

  可偏偏科学门又不同于修行门派,不炼丹,不修器,绝大部分学生徒有功德之力却施不了法,本质上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还要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不是进入科学门在各地设立的工厂企业,就是被其他私人企业用高薪聘走。

  用一盘散沙来形容郭大路拥有的骨干人才,有些太过贬低,但是,没有战斗力、凝聚力、纪律性,却是肯定的。

  郭大路突然想到,自己一直从21世纪引进工业和科技,怎么就没有想到引进制度呢?

  如果请21世纪的专家,给身在大李朝的自己和科学门,设计一个相对先进的组织架构、干部培训机制、内部管理条例不知可不可行?

  郭大路正在胡思乱想,一抬头,崔老汉家到了。

  崔老汉家比村里其他人家要穷一点,家里没有安装玻璃窗,也没有煤油灯,就点了一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