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代师授艺(二)_我不求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大李朝,会写字的人都被视为文曲星下凡,再落泊的文人也不可能专门为你在草纸上写方子以换一碗饭吃,那可不真成了厮文扫地了?不,简直就是丢粪坑里了。

  所以,已经打出“品牌效应”的后隆村草纸,一时还不愁生意。

  郭大路闲着无事,折了条竹子,做了竿最简单的不过的钓鱼杆,在村口的小溪里钓鱼,正钓上来一条大嘴须,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牛车声,一个和气地声音问道:“这位小哥,请问郭大隐者可是住在这后隆村?”

  郭大路一回头,手里的大嘴须一挣,从鱼钩上挣脱到了溪里,甩了一下尾就不见了。

  郭大路看到牛车上坐着一个中年头戴高冠的文士,正在向自己含笑问话,他正在寻思“郭大隐者”是村里的哪位,只听到那文士再次问道:“你知道郭大路大师住在何处吗?你帮我带路,这文钱给你买糖吃。”

  郭大路心里一咧嘴,自己什么时候成为“隐者”“大师”了?这文士是何人?他为何前来打听自己?难道想对自己图谋不轨?如果真对自己不利,也不可能这样到处瞎打听啊?

  郭大路装出乡下小子傻乎乎的笑,一把抓过那文士手里的铜钱:“郭大路到山里玩了,那地方云老厚了,进了山,就找不到了。”

  那文士正是李华,他兴冲冲前来寻访郭大路,没想到一头扑了个空,但就此归去,却又有点不甘心,他想了想,摸出印着方子的草纸:“这位小哥,你可知道,郭大师印刷此物的作坊在何处?”

  郭大路瞟了一眼:“这玩意儿咱们村里多得是,你花一文钱买捆草纸,就能送你这两个方子,这位老爷何苦巴巴跑到村里来买?县城里就有得卖。”

  李华摇了摇头:“这位小哥你不知道,这草纸上的方子的确妙,但更神奇的是在草纸上印刷的法子,如果我能请郭大师将这印刷法传与世人,那世人人人都能读得起书了--唉,其中道理,你是不懂的。”

  郭大路禁不住多看了文士一眼,草纸上的方子流传时间也不算短了,少说也散发出去五六千份,却还是第一次有人发现草纸上印刷的奥妙,这文士有点意思,居然能立刻发现这印刷法能极大降低成本,让天下学子能买得起书。

  更难得的是,此人没有一股文酸气,面对自己这样一个乡下小哥儿,说话都能和和气气。

  郭大路穿越到大李朝后,还是第一次跟这个时代的掌握着最先进文化的“知识分子”打交道,他顿时来了兴趣,将手里的铜钱抛了抛,“这位大叔,我不能白拿你的铜钱,你不就是想知道这方子怎么印刷出来的吗?这事儿简单啊,草纸作坊就在溪的那一头,我带你去看好了。”说着作势就要拉过牛车。

  李华忙伸手阻止了郭大路的动作:“不可。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