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9章:治国良策_我全家都穿成了反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如缺盐,缺矿缺水之类的问题。草原的环境很难生存,而大晋比他们富足,这也胡人南下的原因之一。

  想过好日子都是人之常情,但能把日子过好的只有胡人的贵族,下面的奴隶和普通的百姓的日子皆不好过。

  可以利用两者之间的冲突,慢慢分化他们,再教化他们的百姓。

  譬如经商往来,种植贸易等。

  胡人的手中的羔羊和马匹都是珍贵的东西,同时也可以开放边域的联姻。

  需要说的地方太多了,云华春想到哪里说到了哪里。

  甚至还提出一点,加强西北的基础建设,例如筹建来往西域各国来往通商渠道等,在这个基础上扩大西北的兵力,让他们不敢生出别的心思。

  让西域各国的人看看,也让胡人看看,大晋的百姓日子如何好。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落差。

  长此已久,胡人不足为虑。

  这其实就是他们那里的民族融合问题。

  天底下的人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可好日子只是属于少部分人的,下面的大多数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好。

  国家强盛繁荣,百姓的日子好过起来。别的国家自然是不敢攻打你,连带他们那里的百姓都想换个地方生活。

  他们那里的移民就是这个。

  不过移民的话云华春可不敢说。

  如今的胡人如此凶猛,把他们放进来,不是把饿狼放入羊群吗?

  再说了,他们也只会骑马放羊放牛,大晋没那么多的草原给他们放,他们移民过来也不回种地,没啥用。

  云华春想到哪里些到哪里,写完以后删删改改,把他十几年看新闻联播的经验翻出来,找了一些官方词措写了上去。仔细斟酌一番,终于誊写出一张最完美的答卷,交了上去。

  议和不是明摆的事情吗?陛下怎么会拿这个考验他呢?

  虽然这个信交上去有暴露自己的嫌疑,可云华春是真的想这天底下再无战事。

  打仗不好一点都不好。

  临了,云华春在末尾加了一句。

  陛下,臣是逃过难的人。逃难的日子真的太苦了,臣是走运才逃到了这里。臣逃的早,这一路忍饥挨饿,拼命往前赶。转过身时,尸横遍野瞧的不少,何况如今?

  大晋的锦绣山河,不应满目悲凉。

  所以臣在这里种地教学生,希望他们能吃饱穿暖,能懂礼仪,能支撑起大晋的未来。

  云华春写完这些,把信寄过去。

  他就是爱种地,他甚至赶打包票,大晋上下没一个种地能比他们家强的。

  毕竟他们家空间里装着的是现代科技优良过的品种,还有他们从现代带来的知识。

  所以,陛下您哪怕接受了我的提议,也别来找我好吗?

  我是真的只想种地教学生!

  云华春的信送得飞快,没几天就被递入那亭台无数的皇宫内院。

  帝王看完这封信以后,沉默了许久,终是冷哼了一声。

  “去把钟达给朕喊来!”长孙翰开口道。

  帝王说这话的时候带着几分怒火。

  他不是不满意云华春的答案,而是太满意了!

  他既有治国良策,为什么不早点儿献上来!反而得他这个做皇帝的大老远写信去问?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