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1章:就是没钱了_我全家都穿成了反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日后的大晋的千万名小吏读的都是自己编纂出来的书,学的是自己的思维,自然是流芳百世,供后人敬仰。

  所以吵来吵去,争来争去,都没个结论,你觉得我不行,我觉得你不行。

  吵得长孙衔有些头疼。

  正事不干,光会吵架。

  便大手一挥,把这事交给了云华春处理。

  云华春一边惦记着石油,一边接受了这个任务。

  这基层小吏的教辅资料对别人来说可能有些难度,但对云华春而言简单极了。

  且不说空间里的范本,就文言文简化成白话文这种事他再擅长不过。便用着书面的语言讲农林牧桑等各种详细阐述了一些。

  云华春想了想,可能不止于此。便把万红梅发给医馆里面女学生的基层大夫手册拿了出来,摘抄了一些简单的内容,当作扩充书籍。

  云华春没写那么多,大概写了遇到什么危急情况应该怎么处理,他还让人画了一些简易图画。

  各种汇集在一起,云华春甚至还请教了朝堂不少的大人和云桃手下的能人,凑出了满满当当的七本书。

  看着这厚厚一摞书,云华春意犹未尽,但另一个问题出现在众人面前。

  普通百姓如何负担得起这么多的书?

  考小吏不像考科举,只要考中了回报非常大。这一摞书的银子,许是普通人家干好几年活才能挣回来,往上说十几年都有。

  大晋人均寿命不过三十来岁,就要把一辈子都花在这些书上吗?

  云华春扪心自问,这么干事是招不到人的。

  不过云华春没在上面纠结很久,这些书许是会通过朝阳书院分给教书的先生们,当做上课用的课本。

  活字印刷普及能让印书的成本降低不少,他主要承担一些纸张和油墨的费用,何况他们家里本来就有造纸厂,这么来看成本就更低了。

  因着印书这事,云华春跟云桃商量了一番,在大晋多开些纸坊,印一些平价纸,再招揽些工人解决就业问题。

  “爹,你想做什么看着来就是了,有需要的地方尽管跟我说。”云桃这话代表着她没意见。

  “行,那我有事再找你。”云华春说道。

  其实做这事很简单,就是花钱。

  筹备朝阳书院花不了多少的银子,一般就是找个城池,租个院子,聘请几个先生,准备些笔墨纸砚,再找个煮饭的婆子即可。

  一年的花销,便宜的地方不过三四十两银子。京城这边院子贵一些,连带吃住和先生们的工钱,最多不过六七十两。

  可大晋那么多的城池,抛开那些州府,还有下面的郡县。书院的数量一多起来,能花钱的地方可就太多了。

  再结合这纸坊和课本……

  云华春唯一头疼的问题只有钱了。虽然他们家挣了不少,但若真支付每年的这些费用,他也担心有朝一日会付不起。

  付不起倒是其次,这基层工作展开了,能让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好,日子更有盼头。若是因为银子不够而暂停,云华春光是想想都有些难受。

  涉及到国家大事,哪怕他是大晋首富也不顶用。

  所以云华春找上了长孙衔,准备跟她商量商量。关于这个人员的精简问题,以及这后续的花销。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