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和运筹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会知晓其中信息的,比如说江宁县巡检司军士的来历,查抄匡思明的府邸,缴获的诸多火器,以及对剩余盐商的处理。

  能够知晓这些事情的,需要有不一般的身份。

  “老哥,你认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苏天成终于说到了关键地方,其实他的内心,已经有了一些猜测,董昌说到了一个关键的事情,其实也是变相提醒他的事情,那就是和南京两大营联系的事情,知龗道自己这个诉求的,目前只有一个人。

  渠清泽显得很是慎重,思索了好一会,才开口说话。

  “依照我的感觉,应天府、南京六部、都察院,都没有什么问题,他们的奏折,都是通过了京城六部和都察院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密奏。”

  说到这里,渠清泽停下了,看着苏天成。

  他感觉到,苏天成的心里,已经有了眉目。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董大人问到的四个问题,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其实都是指到了要害地方,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会得出来截然不同的结论,某些人的用心,也是太毒了,老哥,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不清楚,希望你能够告诉我。”

  “京城里面的风云,我丝毫不知,想着就是在江宁县,老老实实的做事情,可身为朝廷命官,很多的事情,身不由己,若是总这样浑浑噩噩的,不知龗道什么时候,就被他人算计了。你我都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一个人出现问题,都非同小可,所以说,希望你能够告诉我一些具体的情况。”

  “你想知龗道哪些情况?”

  “宫里的情况。”

  屋里再次沉默,到了这个时候,一些问题隐隐浮现出来。

  渠清泽考虑怎么说,从苏天成的话语来看,矛头已经指向了南京镇守太监王振。

  王振是司礼监太监,外派到南京,成为了镇守太监。

  “宫里的事情,我知龗道不多,毕竟是很隐秘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情,我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司礼监大太监曹公公,与秉笔太监王公公之间,有一些矛盾,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体系,王公公几乎不结交朝廷大臣,可曹公公,与朝廷大臣,是有不少联系的。”

  “这样啊,我记得,公公是不允许和朝廷大臣之间,有什么接触的。”

  “情况早就变化了,魏忠贤当政的时候,这些规矩和制度,就被彻底破坏了,皇上登基之后,清剿魏忠贤,限制中官的权力,可朝廷大臣之间,纷争不断,皇上很是气恼,恢复了中官监军制度。”

  苏天成点点头,这些事情,他是清楚的,崇祯四年九月,太监王应朝、邓希诏监视关、宁、蓟三镇兵粮和抚赏事宜,表示中官再次开始监军,以前废止的派遣太监监军的制度,重新恢复了。

  其实也怪朝廷大臣不争气,放着这样的机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