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八章 刘大华的邀请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仲基来拜访的时候,苏天成正在温习功课,距离来年的乡试,不到一年时间了,不少要参加乡试的生员,已经准备好长时间了。

  刘仲基到苏府好几次了,距离上次到青楼去以后,有事无事的时候,刘仲基都来到苏府,扯闲白是一个方面,苏府的生活安排的不错,刘仲基来,也带有蹭饭的意思。

  苏天成没有怎么在意,总是读死书也是不行的,需要调节,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着,能够出龗去游历一番的,这样能够感同身受,知龗道外面的一些情况,老是呆在这府城里面,看见的都是安宁祥和,长不到什么见识。

  “刘兄,今日来的早了一些啊。”

  面对苏天成的调侃,刘仲基毫不介意。

  “苏兄,今日到府里来,两件事情。”

  看见刘仲基有些严肃,苏天成好奇了,要说刘仲基为人真的是不错,很是仗义,刚刚得知雷文彤到苏府来了,他马上就跟着来了,告诉自己不要担心,有什么事情尽管说,他刘仲基,在平阳府城,好歹也有几个朋友的,大不了大家火拼一场,谁胜谁败还说不定。

  “刘兄,真的有事情啊。”

  “当然有事情了,我说了是两件事情。这第一件事情,父亲请你明日到家里做客,巳时在家里恭候。”

  苏天成有些严肃了,刘仲基的父亲刘大华,平阳府吏房典吏,已经在衙门混了几十年了,不知龗道经历了多少的事情。

  明代的吏员,全称为书吏,府州县的六房正职称之为司吏,副职称之为典吏,普通的办事员称之为书办,或者叫做承差,这些人是有着固定名额的,为吏部注册的公职人员。

  此外还有衙役,这些人没有编制,也没有俸禄,听从官吏的调遣安排。

  府州县衙门,以六房为主,户房之中,分出来了粮房、马房,此外还有典狱、承发房等等,这些都是在衙门内办公的。

  六房的区别也是很大的,各自有着特性。

  吏房贵重,户房富裕,礼房清贫,刑房威严,兵房尚武,工房贫贱。

  千万不要小看衙门的吏员。

  按照分工,官员主决策,吏员整理文书,衙役供差遣,官府的告示、刑名、钱谷等文书,全部都是吏员写出来的,官员同意,盖上大印,就可以实施了。

  就说这平阳府,知府一人,同知两人,通判两人,推官一人,经历一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巡检一人,副巡检三人,这十三人为有品秩的朝廷官员,此外还有检校一人,司狱一人,这两人未入流,等同于官员对待。

  这些官员,因为明朝回避法的限制,大都是外地人,特别是知府、同知和通判等主官,一般任期只有三年,时间稍长也不会超过五年时间。他们是外地人,不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语言不通,等到稍微熟悉辖区内的具体事务的时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