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一章 暗线的利用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仅仅依靠渠清泽和黄在胜传递消息,肯定是不行了,所谓流年不利,已经是八月了,可今年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顺利的,有意思的是,朝廷面临的诸多事情,非常不顺利,可江宁县的事情,却是越来越顺了。

  粮食大面积的丰收,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的收购,很轻松的完成了,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很自觉的卖出龗去了粮食,不需要县衙的催促了,县里收购粮食的商贾,胃口大了很多,江宁县的人口,大幅度的增加了,而且消费的水平越来越高,随着市舶司的兴旺,越来越多的商贾,想着能够进入到江宁县,找到商会的人也络绎不绝。

  县衙已经收起来了全年的捐银和赋税,合计达到了三百六十万两白银,包括上半年市舶司的一百多万两银子,美中不足的,市舶司下半年的收入,江宁县拿不到了,户部的敕书已经下来了,皇上恩准了,市舶司今后的所有收入,都归朝廷所有了,当然,在市舶司做事情的官吏,编制全部都收归市舶司了,以前是江宁县县衙吏员和衙役的那些人,一并进入了市舶司,改变了身份了。

  宋思军和万成贵做好了一切的准备,随时听候苏天成的调遣。

  江宁县的变化,令他们彻底的心服口服了,跟着苏天成做事情,绝对不会吃亏的。

  苏天成知晓,江宁营马上就要有事情做了,如今最为主要的,还是要多渠道的知龗道消息,最为重要的,还是两个方面的消息,流寇与后金的消息。

  江宁县没有能力构架情报网络系统。江宁营也做不到。

  要做到这样的事情,唯有依靠锦衣卫的暗线。

  锦衣卫的暗线,主要的职责,还是监视皇亲国戚和官吏,至于说流寇与后金的动向,不属于他们的职责范畴。苏天成有些郁闷,锦衣卫的情报系统,是非常完备的,几乎伸到了方方面面,放着这样的情报系统,不知龗道对外,却搞窝里斗,也难怪锦衣卫臭名昭著。

  至于是东厂番子,苏天成不想利用。他们的名声太差了,几乎为读书人所不齿,再说了,东厂都是太监负责的,不一定每一个太监,都是王承恩和秦三德那样的想法。

  苏天成一直都没有忘记,提督京营的大太监曹化淳,对他的印象。可不是很好。

  这封密函,苏天成亲自写的。任何人都不知龗道。

  密函八月初九发出龗去了,一直都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眼看着时间过去,他也有些着急了,没有情报系统和情报来源,又聋又瞎的。凭什么去征战啊,难道说真的要追着流寇的屁股,漫山遍野的转悠啊,劳民伤财不说,一点实际效果都没有。

  八月十七日。

  正在江宁营的苏天成。接到了苏俊的禀报,四海酒楼有客人,正在等候。

  仿佛是心电感应,苏天成没有丝毫的耽误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