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58 章【二更合一】_劝娘和离之后(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上薨,举国哀丧。

  大殓后,五皇子等皇子、五品以上的官员皆要斋戒七天,盛言楚这些五品以下的官员则每日午间去宫门外烧纸诵经。

  七日后,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更换年号为宝乾,因登基之年正逢殿选之年,朝臣和新帝商讨一番后,决定另开乡试和会试的名册,特准去年乡试和今年会试未中的秀才和举子参加附试,在这两场科举中考中的读书人,都作为新帝登基后的恩科士人。

  接连举行两场乡试和会试,宝乾元年在国史上又被称为恩正并科年。

  因要重新出乡试和会试的考卷,吏部和翰林院两大掌控贡院的部门忙得应接不暇。

  盛言楚更为头疼,翰林院的朝考还未开始,他的散馆考试也还没进行,再撞上恩科两场考试,他现在就差不会□□术。

  好在掌院戚寻芳怜惜他,只交代他去吏部考功司协助秦庭追整理乡试卷即可,至于朝考的卷子则交给了夏修贤等人。

  按理上年的新科状元是该参与三年后的朝考出题,这不没办法嘛,消息传开后,最难过的莫过于赵蜀了。

  参加朝考的都是新科进士,这些人算半只脚踏进了官场,官场中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故而朝考并不避亲。

  也就是说,盛言楚不会因为朝考人选中有赵蜀就不能参与出题,赵蜀知晓这种规定后,兴奋的手舞足蹈,但这种梦幻的想法在恩科圣旨下达后破碎开来。

  跑到盛家找盛言楚唉声叹气了一回,盛言楚忙里抽闲安慰赵蜀:“赵兄慌什么?官家才登基上任,正是大拢天下士人之心的时刻,你是先帝手中最后一批进士,他岂会不厚待你们?”

  赵蜀吃了定心丸,又道:“楚哥儿,你说这恩科选出来的进士是不是也要朝考进翰林院?”

  “这是自然。”

  赵蜀蔫了:“翰林院庶吉士位置就那么些,恩正两科朝考的庶吉士齐聚翰林院,那三年后的散馆我又能身置何方?”

  盛言楚:“你不会三年后才散馆的。”

  赵蜀:“?”

  “先帝当年登基也开了恩科。”

  盛言楚歇笔抬头看着赵蜀,温和地笑笑:“当年恩正两科朝考走出来的庶吉士分了两批,如若不出意外,赵兄差不多在明年年底就要散馆。”

  “这么快?”赵蜀霍的坐下来,忧心道:“才熟悉翰林院就要散馆,这散馆后我留在翰林院的机会岂非渺茫?”

  庶吉士太多,在翰林院呆得时间又过短,很难出人头地。

  盛言楚:“这事不好说,端看赵兄在翰林院的表现了。”

  赵蜀的确运气不好,竞争对手一多起来,想留馆的可能性就相对的少了,但世事无常,谁又能猜到一年后的事态发展会如何呢?

  一年后的事暂且搁置不谈,就拿五月间的恩科乡试来说,才风风火火的结束,便有书生敲登闻鼓伸冤,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