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战略预判_帝国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通过一些演绎和含糊其辞的非官方说法,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的战略分析大师们掩藏起来,只露出表面的一些野史,来满足大多数人对历史的好奇心。

  如果历史真的可以简单到,通过破译一种密码,就能够改变战争的结果,那所有的战略家和名将们,都可以举枪自杀了。

  把建立在数据库之上,通过战略决策者们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归功于破译了一份文件或者几份文件上,实在是有些太过儿戏了。

  各国也乐于用一些野史,捕风捉影的故事,来演绎那段过去的历史,弱化左右着世界发展走向的战略布局和精密分析大师的存在。

  诺曼底登陆,是依靠一个不存在的上校的尸体,还有身上的那份文件,就把希特勒和隆美尔耍得团团转了?

  不,根本不是如此简单!事实上希特勒对于大西洋壁垒的判断,是建立在对现有军事技术运用上的,他认为盟军登陆的地段内必有大型港口。

  这个推论德军深信不疑,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盟军已经有了浮动码头这种技术创新!

  而隆美尔的装甲部队被部署在法国纵深,是战术上的妥协,还有对盟军空中支援的估计不足。

  因为兵力有限,又只能集中起来使用,所以隆美尔只能在二线部署他的装甲部队。

  因为陆军大范围机动第一次必须面对敌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所以难免出现了进攻路程对攻击影响上的误判!

  这才是盟军获胜的根本原因,至于说什么假巴顿什么上校尸体文件,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作料罢了,认为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绝对是言过其实了。

  放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是一样如此:什么美军破译了日本的情报,其实是日本的战略选择,在之前就已经走到尽头了。

  在此之前,如果日本放下菲律宾和马来亚,甚至是缅甸还有东南亚不打,直接攻击太平洋上的美国领土,美国是无法笃定日军会袭击中途岛的。

  可是在日本攻击了马来亚,攻击了菲律宾还有东南亚之后,它剩下的选择,也就仅仅只有一个中途岛了!

  这个时候,破译了日本电文的美国情报部门,才能笃定自己手中的情报,是准确的。

  如果时间提前一些,他们即便拿到了这份情报,也只能想办法去分析,是不是日本在中途岛给美国海军残余兵力挖的一个陷阱!

  谁能保证破译的电文,不是日本人故意发的?只要日本集中优势兵力,在中途岛附近布置一个大包围圈,歼灭美国舰队可没有什么难度。

  所以,又是什么让美国舰队决定集中到中途岛去,和日本舰队决一死战的呢?

  是他们的分析,站在制高点上,宛如可以看透一切的战略分析:日本海军是确实要攻击中途岛,而不是挖陷阱对付美国海军舰队。

  只有在战略层面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