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李诫是用了心的。

  要知道,在陆承启登基前一年,黄河便发了大水。好不容易堵住了缺口,在他重生前一个月,黄河又决堤了。要不是杨太师当权,恐怕陆承启就要被逼得下罪己诏了。

  在这个百姓文盲率高达九成九的年代,一旦有什么灾荒、水灾、蝗灾等等,都是皇帝执政不当,要是灾害频发的话,皇帝就要下罪己诏,或者设立水陆法会,以祈祷玉帝了。

  陆承启看完整个密报之后,心中叹道:“这李诫,还真的是能干啊!凭一己之力,硬是堵住了黄河,不给它淹了开封。”

  陆承启记得前世他看过一篇文章,开封这座城市,自打成立以来,便是黄河照顾的重点对象。正史上,一共被淹了六次之多。可以说,后世的开封,就是在一次次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要不,怎么会有地上悬河的景观呢!

  陆承启把信烧掉之后,站起身来,思虑到:“这堵也不是个办法,要是能挖通一条运河泄洪的话,那事情就好办多了。但愿李诫能应付得过来吧!”

  陆承启通过翻看先皇记载,发现治水的官员,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虽说大部分是自己作死,贪污了治河的钱银,可有一部分,也是因为自身专业技能不够硬,治河失败,反而水患更加严重而被贬谪的。

  正当陆承启思考的时候,殿外小黄门又扯着嗓子说道:“陛下,监察司许司长求见。”

  陆承启心道:“这个点,许景淳来见我,有什么事?”

  “宣他觐见!”心思一转,陆承启回到龙椅上,淡淡地说道。

  不多时,许景淳便身着公服,走入了垂拱殿,对着陆承启躬身说道:“臣参见陛下。”

  陆承启看着有几日未见的这个情报头子,发现他身上的阴郁意味更浓了,心中有些不喜。可这也是他一手造成的,只好说道:“许卿免礼,此时前来觐见,可是有要事禀奏?”

  许景淳点了点头,陆承启知道他的意思,挥了挥一手,把宫女太监等屏退之后,等着许景淳的下文。

  “陛下,高丽那边,传消息来了。”许景淳上前几步,轻声说道。

  “哦,那些跳梁小丑,如今又搞些什么动作了?”

  许景淳说道:“我监察司暗探暗中收购高丽国的秋粮,好似已暴露行踪,臣自作主张,着令他们小心行事,此际已然放弃大部分的收购。不知做得是否正确,还望陛下指点。”

  陆承启看着眼前这个谈起工作,就阴森森的情报头子,心中颇有感慨,但还是说道:“许卿深明朕意,朕心甚慰。高丽也不是吃素的,王徽还是有点本事能查出来是我大顺搞的鬼。朕的意见是,化整为零,先潜伏起来,待得高丽国内缺粮之时,才抬高粮价,限量出售粮食。这样,便可攫取高丽国内的金银,你们监察司也就有收入来源,不必每回开支,都要向皇庄伸手要了。”

  许景淳说道:“臣遵旨!”

  “对了,女真那边怎么样?”陆承启对这个潜在的强敌,可没有放松过警惕。

  “回陛下,我们的暗探,已经得到女真族的初步信任了。他们很欢迎我们去以物易物,他们还是很穷的,只有动物皮毛、人参可以换。”许景淳恭恭敬敬地答道。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这些东西,在大顺都是卖的很高价钱的,你们监察司不算亏了。你们也不要赚得太狠,价格尽量给高点,先把他们扶持起来,对抗辽国再说。”

  “臣遵旨!”

  “还有别的事没?”

  “回陛下,暂时便是这些。”许景淳想了想,回答道。

  “那你便去忙吧,时候也不早了。”陆承启看了看天色道。

  许景淳退出垂拱殿之后,陆承启看着他的背影,轻声叹道:“唉,多事之秋啊!”(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