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四章:赶路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轼颇不好意思的把信递给宋老爷,宋老爷一看,连个署名都没有,这算哪门子推荐信啊?连忙叫住苏轼,说道:“公子,这没名没姓的,张圣人能认吗?”

  苏轼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这一手字,张圣人也曾评过,应当认得。笔@趣@阁wWw。biqUgE。info在下乃无名小卒,想必也没人模仿在下的字,老丈请放心。”

  听得苏轼这么信誓旦旦,宋老爷也还是半信半疑。正想说什么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秦明开腔了:“宋老爷,我们还需要赶路,就不久坐了,日后若有缘,自当再见。”

  宋老爷听这仆人打扮的秦明这么说,脸上略有不爽。但这也让阅历丰富的他明白了,他们看起来是主仆,但实际上地位相差不远。不然的话,作为一个仆人,又怎么会说出这番话来?再者,这行人脚步稳重,孔武有力,看模样都不像是普通家丁,倒像是镖局的镖师,一个个都武技在身。

  宋老爷活了这么久,也明白了世上无奇不有的道理。这般看来,眼前这个公子,来历很不简单。最让宋老爷好奇的,便是后面那皇家军校学员手里捧着的巨大木匣子。上过战场的宋老爷一眼便看出来了,这里面装的,百分百是一柄剑,而且是一柄宝剑。

  想来这是眼前这位公子的佩剑,宋老爷有些好笑,前朝尚武之风还未曾断灭,佩剑游天下,也是前朝才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想来这位公子也是附庸风雅,想要效仿一下前朝大诗人王昌龄、李白等。

  见苏轼去意已决,宋老爷也不强留了,亲自送出府门。苏轼亲切地摸了摸正摇头晃脑读着《诗经》的两个孩童,叹道:“宋老丈教诲有方啊!”

  宋老爷哈哈大笑,没有言语。走出了宋府之后,苏轼说道:“老丈请留步,我等就此告别了。日后有缘,可去京城找我,定当扫榻以待!”

  宋老爷说道:“好说,好说。”

  别过宋老爷之后,苏轼一行人继续赶路。他们要在天黑之前,赶到投宿的地方。此间没有骡子,没有驴,更没有马车的,想要找到一个能投宿的地方还是有些困难。如果实在赶不到的话,恐怕就要露宿野外了。

  远离了宋家村,看得路上行人不多之后,苏轼才问道:“秦大郎,我等接下去可是要去遂州?”

  秦明点了点头,说道:“我们进入梓州路以来,经剑州、绵州、梓州,一路明察暗访,皆言无人贩子。全是为了活下去,而狠心卖掉自己儿女的穷苦人家。如此看来,整个梓州路,也是如此了。”

  苏轼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秦大郎说得很有见地。梓州路多山少田,大多农户都为富户佃农,为了生计鬻儿卖女亦能说得过去。不如我等乘船直下夔州,这夔州多平地良田,人丁亦不少,或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