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六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 二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盖天下,难道官家就不知道?假若官家原本属意大帅为储,但由于我等疏忽京中,导致荆宁矫诏篡位,岂不是平添许多波折?”

  说到这里,他转向秦王,长揖道:“殿下,臣请入京一行,为殿下联络朝臣。”

  在一旁听着的陈佑明白,赵普这又是一次冒险。

  若是诏令秦王继位,荆宁平安无事,那自然是最好。但若秦王非是储君,或者荆宁拼死一击,远在西南的秦王可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那么,自己要不要跟着去?

  如果隐匿行迹,即便事情往最坏的方向演变,逃出生天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到时虽事未成,但为了主上甘赴险境,这忠心就不需要怀疑了。

  问题是,再怎么说都有事败身亡的可能性。穿越过来很可能就活一年多,什么理想都没实现,也没给这世界带来一丝改变,甘心吗?

  这么想着,陈佑抬头看向秦王,见其一脸犹豫,顿时嘴唇一抿下定决心,也起身道:“殿下,臣请同往!”

  秦王见自己两位幕僚皆做此选择,他也不再犹豫,起身走到两人面前,顿了一会儿沉声道:“此去当以自身安危为要,但事成,某必不负你等!”

  “殿下!”

  陈佑赵普再揖,被秦王扶起:“今日某便往渝州去,你二人到时自渝州隐匿行迹出发。”

  二人点头表示知晓,又听秦王接着道:“在此之前我会写信到卢府,让义成军拨一队人手供你二人支使。除此之外,若事急,侍卫马军长风军都指挥使皇甫楠可联络一番。”

  一连串的叮嘱,陈佑用心记下,说不准记的这些到时候就能用来保命。

  冬十月辛亥朔,秦王一行抵达渝州,当日收到京中来信。

  这封信提到不少事情:官家精神尚好,京中鼓噪立储之人众多,宁王日日去观寺祈福,荆王想要回京被驳回,有御史弹劾荆王在广晋府行不法事被留中等等。

  三人商议一番,认为抵达汴京之后,首先就需要联络官员弹劾宁王,以免舆论影响官家的判断。【1】

  当天下午,陈佑、赵普各领十数护卫分批出城,约定好汴京城外接头时间地点之后分头前往汴京。

  就在陈佑等人尚在路上之时,京中有御史弹劾秦王在锦官府屠戮良民。

  支持秦王的集贤相江夏青也不管这御史是何方势力,直接授意手下官员分别弹劾荆王宁王。一时间朝堂上纷纷扰扰,被这事一搅和,原本渐有好转的赵鸿运在御医的救治下才勉强没有病情恶化。

  十月初八,杜皇后诏宁王入宫。

  听宦官传来皇后口谕,宁王赵元兴眉头一皱,随即舒展开来,吩咐府衙仆役:“备马。”

  随即转向那宦官:“大官且在前带路。”

  那宦官连忙行礼,走在前头。

  自西华门入了皇宫,宣佑门进入后宫,一路绕过嫔妃宫殿所在,来到杜皇后居住的嘉德殿。

  一如前次,杜皇后此时正在做着针线活,听见宫人禀报才将手中活计放下。

  赵元兴步入殿内,稍稍扫视一眼便低垂眼帘,毕恭毕敬行礼道:“臣元兴拜见圣人!”

  受了此礼,杜皇后温和笑道:“我儿快坐,红艳,炉上煨着的乳鸽盛一碗给三郎。”

  那三十多的宫人连忙应了一声,走进一旁小阁。

  赵元兴恭顺地坐下,心中却是冷笑不已。

  虽都是儿子,但在他这个母亲眼里,怕还是二哥最亲!此时做出这等亲热姿态,不知又有何打算。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