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一)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了好。在这么一个时代,对外征战失败了的皇帝,还能继续强硬下去吗?

  外战失败,大将夭折,至于什么武学院,只要头脑清楚,就不会再出现。

  这是一次争夺话语权的斗争,不是罢免几个人就能解决的。

  当然,罢免官员可以是斗争的武器。

  于是,短短数天内,数名涉及战备的文官将校被弹劾,或是贪污残民,或是渎职毁政。

  这都是直接递到赵元昌案头的,自然被毫不留情地罢免论罪。

  进入二月,总算有人想到了董成林,在一种十分诡异的默契之下,枢密院副都承旨艾思康外放为盐州知州,而董成林被调到枢密院担任副都承旨。

  这么一个重要的调动,没有引起多大关注,很不寻常。

  不过相比于紧接而来的事情,没引起关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随着推举陈佑领兵南征的言论越来越盛,李明卿终于忍不住安排人开始弹劾陈佑了。【1】

  不管怎样,先让陈佑从这个漩涡里跳出来再说。

  然而,他这边才刚刚动手,就被赵元昌找过去单独奏对。

  二月八日,以太子詹事、河南府少尹陈佑同知枢密院事,罢河南府少尹之职。以枢密副使王朴为西京留守,同知枢密院事陈佑副之,许王朴便宜行事。

  一时间,李明卿陈佑翁婿二人同知枢府,如此佳话顿时压倒一切成为时人议论的焦点。

  紧接着,这段时间响应吴峦最积极的一个外镇节度使被罢免,殿前司某都指挥使被踢出京城接手该镇。

  再之后,以枢密副使李明卿为北面行营都部署,驻所为太原府;令三司使黄世俊巡视大名、博州、德州等地。

  让李明卿去太原府,为得是稳定河北三镇,而黄世俊则是受命看顾原本的魏博之地。

  河北是李明卿,河南有王朴、陈佑,大名安排了黄世俊,赵元昌强势压下所有反对声音,决意亲征。

  赵元昌现在需要一场胜利,来重新梳理中外军将。

  其实有时候一次大的失败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比如宋初的高梁河之战,或者是明时的土木堡之变。

  不过都是天下一统之后才能经得起如此大败。现在周国只是据有中原以及巴蜀,若真的来一次伤筋动骨的失败,国内各处将领就不说了,北边的燕辽,南边的宋沈,绝对不介意将中原之地收入囊中。

  二月中旬,在苏凤羽的带领下,武学院一干师生启程前往江陵。

  吴峦等人一直关注着,在他们离开的当天就得到了消息。

  苏凤羽一行没有遭遇截杀,而且有军士护送,连盗贼都没遇到过,一路平平安安地抵达江陵。

  二月二十三日,周帝赵元昌车驾离开汴梁南下江陵,政事堂诸相一路跟随。枢密院这边,两个副使在外,一个副使告病,就只有枢密使吴峦并两名同知随行。

  在此之前,先期部署在边州的军队就开始朝预定地点调动。

  天子出巡这般大事,瞒是瞒不住,周国也没打算再继续隐瞒下去。

  三月十一日,车驾过泌州,赵元昌下诏进攻,战争正式打响。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