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十九章 处处算计无尽时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推敲揣摩。若是这样都不能说出让赵普满意的话语,他还是趁早回家耕地读书吧。

  这一谈就是大半个时辰,最后梅松离开时,赵普把他送到庭院外才止住脚步。

  送走梅松后,赵普就站在院子里,一边晒着冬日暖阳,一边拆开江夏青的信。

  这信不长,赵普很快就看完,右手捏着信纸垂在身侧,站在原地仔细思量推敲。

  江夏青的想法是让赵普近期调回洛阳,如果能入两府自然是好,即便不能,也要争取成为内朝近臣或者六部主官。

  赵普现在考虑的不是回不回去,而是如愿的可能性有多大。

  毕竟他不像陈佑那般老泰山还在京中,他的岳丈江夏青被发配到舒州,他要是也回不去的话,京中那些关系渐渐地就会不稳。真到了那种境地,能否更进一步就只能看帝心如何了。

  考虑了许久,赵普长叹一声,决定写封信给陈佑。

  另一边梅松则轻松许多,之前在舒州见江夏青时,他表达了自己想要离开内间房的态度,得到了一次送信的机会。方才在同赵普的交谈中,他更是表现出自己在理政治民上的能力和对赵普施政手段的认同,只要赵普有需要,把他从内间房调出来帮忙的概率很大。

  接下来就是表忠心了。

  放下一个大包袱的梅松准备把精力重新放到洪州去。

  自从他来了淮南,一次都没去见过魏王这个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更没见过陈佑这个实际上的主帅。所为的,不过是防止江夏青这边认为他要做墙头草两边摇摆。

  梅松进入清流县驿馆没多久,其中一名亲随便迅速朝渡口赶去。这名亲随要带着梅松的口信尽快赶往洪州,而这口信只有四个字:速速脱身。

  二月初三,等了一个多月的封赏终于抵达洪州。

  年仅七岁的魏王赵德昭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封留守,位在宰相之下。所谓使相,便如是。

  另外吴越王钱弘俶则授开府仪同三司、杭州大都督,赐推诚佐运顺化功臣。

  最让知情人惊讶的是戴和裕,分明陈佑已经把戴和裕的种种行为上奏给了赵元昌,可在发下来的册命中,戴和裕仍然被定为“忠心为国、立下大功”的忠臣,因而得册为豫章王,兼洪州刺史。

  除了三王,其余诸人各有封赏,尤其是先登的黄通部,被赐名勇毅军,全军得赐忠勇功臣,各色物事更是叫各部看了眼红。

  陪着一干同僚下属们庆祝了一阵,陈佑带着一身酒气回到住处。

  一碗醒酒汤还没喝完,几名幕僚就陆续到来。

  大家都是喝了酒的,挤在这么个狭小的空间里,汗味酒味混合在一块,那味道实在是一言难尽。

  打开门窗,二月的凉风穿堂而过,所有人都精神起来。

  一开始每人说话,所有人做坐在椅子上,端着醒酒汤轻轻啜着。

  不知过了多久,陈佑放下手中瓷碗,拿起毛巾擦干净嘴角,开口道:“官家传来口谕,叫我尽快选定嗣豫章郡王。”

  这话一出,有人恍然,有人皱眉,还有人面色平静。

  赵元昌传来这道口谕,对陈佑来说不是好事。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欺世盗国》,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