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说,是也不是?”

  陶际华闻言默然,看着屋外空地,好一会儿才回答:“某一直认为,查案的就只是查案就好,其它事情,自有上官去做。”

  他扭头看向陈南金:“今日亦然。”

  斗争从来不是单线进行的,你来我往的进攻有时候会叫人看不清哪些是正常的安排,哪些是斗争所需。

  丁巳,大理评事富令荀弹劾给事中、权知泗洲申云海在泗洲平叛期间阴结贼酋,未经朝廷许可肆意许诺试图交好贼酋程四。

  紧接着,立刻就有人翻出富令荀曾是荆恭王幕僚之事,直指其曾意图离间天家,人品之劣如斯,此时所为实叫人疑虑。

  这个话题刚冒出来,还没传播,吏部一纸调令将此人调去了蜀地。

  没人知道是哪一方动的手,但没关系,战争已经开始了!

  己未,大理少卿杨光义跳过大理卿李文渊,直接移文肃政司,要求肃政司立刻调查申云海一案,尽快提请大理寺审理。

  庚申,齐州历城令弹劾知齐州时高良才贪墨府库银。

  同日,肃政司提请大理寺审理光禄卿马彦成纵子杀人案。

  一时间,朝堂纷乱不定,就连各州大雨绵延不停的消息都没能把这些事的热度压下去。

  底下人纷争不断,宰执们却安坐如故,就好像所有事情都是“理当如此”一般。

  癸亥,首相陈佑召集诸相公及有司主官商讨受灾各州秋税减免事宜。

  进入七月以来,各道陆续有奏章称当地大雨不止,川渠涨溢,漂溺庐舍,损害苗稼。

  秋粮减产差不多已成定局。

  陈佑本事再大,也没有大到虚空生米的地步,因此,为了保证百姓稳定,减免秋税可以说是首要选择。

  这件事足足讨论了一天,有司各部接连被召入都堂答疑解惑。

  终于商量出一个合理的法子出来。

  首先各地依据灾情轻重,秋税减免两成到五成不等,同时命令各地征召丁夫修缮河渠堤坝,以此抵扣今年及来年徭役。

  各地需开启粮仓平抑粮价,但凡有囤积居奇趁机涨价者,抄没家财徙往西北。

  另外就是要求各地主官择选壮士举荐入禁军,因地制宜解决失地农民无以为生的问题。

  各类条目不一一列举,总之两件事:保证受灾百姓能活下来,保证受灾百姓有事做不闲着。

  至于各地官员具体执行如何,中书在符令中直接就说了,会随机抽取一部分州县核查。

  除非想拼一把运气,否则就老老实实按照中书两府说的来做。

  就在灾情事务解决方案发出的第二天,大理卿李文渊发文要求马彦成次子马符充入寺受审,马彦成直接拒绝,并将大理寺文书送回。

  乙丑,治安寺刑案署逮捕数名涉及马符充杀人案之人。

  不等大家反应过来,翰林学士、兼判治安少卿范贞卿带领护安署、刑案署警员围了光禄卿宅。

  站在马宅门外,看着紧闭的大门,以及围墙内探头探脑的家丁护卫,范贞卿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马彦成哪来的勇气,尽然敢公然拒绝接收大理寺文书。

  讲真,他哪怕一面接了公文,一面安排儿子潜逃,都比直接拒绝来得好,至少那样治安寺就没理由来围宅。

  如今这一围,要么他马彦成倒台入狱,要么范贞卿请辞谢罪,没有丝毫缓和余地。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