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局面僵持如鸡肋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遣了兵马夺取乐温、温山二县。在地图上看,乐温、温山、涪陵三城正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且温山在涪陵上游。

  毕竟自上游的渝州攻涪陵还是比较容易的,得了温山则有了一个缓冲。而取乐温则是为了防止周军从桂溪袭扰温山。

  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如此,周军之前为何不占了乐温?

  实在是乐温同丰都之间隔了一道不小的山梁,联络不便,一旦有事,丰都这边也反应不过来,不如就此放弃。

  二十五日,杨中广抵达渝州,稍做修整,便下令进攻涪州。

  好在卢子龙及时调配,将蜀军挡在温山城上游。

  二十八日,周偏师拿下集州治所难江县城,挡住来援的保宁军节度使之后,便僵持起来。

  至此,纷纷乱乱一个多月的蜀地局势终于平静下来。

  这天,赵元昌召集一众人等议事,陈佑自然也在通知之列。

  不等开始,陈佑就能猜到所议何事,无非是进退之事。

  如今赵元昌也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境地。

  若非周军被临江县挡了三天,若非沈国趁火打劫,若非杨中广行险成功。总之,一系列的事情,导致赵元昌没能拿下渝州,还被挡在涪州下游。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周、蜀之间还有一个沈,让周军不至于直面顺流而下的蜀国水军。而沈军在蜀军的压力下,也不会主动挑衅周军,可以说现在是十分安稳了。

  但还是那句话,十数万人人吃马嚼的,每日靡费甚多。又在此处逡巡不定,不得寸进,还不如直接退去。

  可是真的退吧,又不甘心。虽然原先的目标没有完成,但现在还是僵持状态,如若局势生变,远在江陵恐怕来不及反应。

  陈佑心里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在自己的位子上坐好。

  堂内并没有多少人,除了李继勋、曹新荣之外,其他的都是赵元昌幕府中人。

  待两名军士举着展开的大幅地图在堂中站好,赵普便拿起一根木棍走到地图前,开始讲解目前形势。

  当下形势也不算复杂,很快就介绍完了。

  堂内安静了一会儿,赵元昌问道:“如今之计,诸君以为当如何?”

  陈佑也没啥好办法,只得静坐不语。

  好一会儿,场中年龄最大的宋敏贞开口道:“殿下。”

  赵元昌微微探身道:“方正先生请讲。”

  “如今这蜀国先是内乱,后又遭两面夹攻,只要我等僵持此处,蜀国怕是要平而不静。”

  宋敏贞话音未落,法曹参军甘靖宇便出声道:“宋参军此言虽有理,但是此处可不仅仅是周蜀两家。有沈军挡在前方,便是蜀国有事,我等也过不去。”

  说着,他朝赵元昌拱手道:“殿下,属下以为,现在当先行退兵。我等既不愿助蜀攻沈,不若退去,到时沈蜀两家自会打起来。无论何者胜出,都必是师老兵疲,待得此时,方式我军出兵之机。”

  这话听在陈佑耳中,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所谓谋略,就是对人心的把控。战场计策,在扣除天时地利、装备后勤之后,就是双方主将的心理战。

  不过水军都指挥使曹新荣对甘靖宇的建议却有不同的看法:“甘法曹怕是忘了,我水军一路行来,但有道狭水急之处,皆是暗桩密布。怎知我等此次退去,沈蜀不会再次阻碍水道?到得那时,怕是做不到兵贵神速了!”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