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6章 不是错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错,可只要教之以礼,导之以情,循循善诱,一定能够知错改错,若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再不行,十次八次,必能引向正途。”

  “侄臣愚钝,但是先生教过,本于心者,道德仁义,其用为无穷,由乎法者,其用盖有时而穷,不可不慎矣,为君者当以慎刑宽恤为本,教化礼仪为本,刑罚惩戒,不过辅助之用,不可倚之为重。”

  前头的话朱见深说的还算流利,但是到了后头,他说的明显慢了很多,像是在边说边想。

  当然,类似最后的这两句话,其意蕴深刻,明显也不是朱见深这样的年纪能够说出来的。

  “……本于心者,道德仁义,其用为无穷……”

  朱祁钰重复着这句话,神色有些莫名。

  旋即,他开口问道。

  “太子,这句话,东宫哪位师傅教的?”

  “回皇叔父,是倪先生。”

  朱见深很老实,乖乖的道。

  俞士悦在旁看着,心中也不由有些惴惴。

  作为内阁大臣,他自然是博览群书,所以,太子说出这句话的第一时间,他就反应过来。

  这句话出自于太祖宝训,乃是太祖皇帝论及治国之道时所言。

  应该说,这个时候,太子引用这句话十分合适,但是,这是就事论事,不考虑其他政治因素的情况下。

  如果这是太子再大些,用以进谏皇帝时所用,自然是恰如其分。

  可是,眼下太子尚幼,所以有些事情很明显考虑不到。

  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这句话是太祖皇帝所言,所以,天子不可能否定,可如此一来,天子便要否定自己刚刚的说法。

  这种做法,往好了说,是规谏君父,可往坏了说,就是顶撞君上。

  到底会留下何种印象,存乎天子一念之间。

  不要忘了,太子是储君,不是谏臣。

  作为储君,太子并不需要刚直,他需要的,恰恰是柔顺,一个太过锋芒毕露的太子,天然会引起天子的忌惮。

  更何况,如今这样的天家关系,太子搬出太祖宝训来压制天子,就算是无意的,可最终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却着实是难以预料。

  见到天子久久不言,俞士悦也有些坐不住了,略一思忖,他上前道。

  “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不无道理。”

  “五公主天资聪颖,心性纯善,虽然有些顽皮,但是,只要悉心教导,用心读书,不过是早与晚的事。”

  “仪学士既然是诸殿下的老师,自当多些耐心,循循善诱,如太子殿下所说,或许五公主在学堂当中并未认错,但是心中其实已然幡然醒悟,单单就此看来,仪学士加重责罚,确有不妥。”

  “所谓教化,教之化之才是根本,于国当慎刑恤民,于家当耐心教导,正如陛下登基以来,与民休息,仁慈宽恤,太子殿下见之感之,方能以仁义为本,潜心向学,兄妹友爱,笃信亲亲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