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七章 众望所归?_华娱之从流量到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月22日,为期十二天的第69届戛纳电影节收官。

  这一届戛纳没能如愿实现百花怒放,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一届,因为后半程还都比较好。并且大多数影片都是争议满满,极少出现那种大家都说烂的。

  《保持站立》、《玛·鲁特》,《美国甜心》这种争议满满两级分化的电影占主流,比如最后一部知名影评人网站Indiewire主编埃里克给了A-,场刊《每日银幕》就侧面说很具有实验性质的电影,但大量观众和记者就直接喊“辣鸡”了。

  也有出现就登上高位的《海边的曼彻斯特》、《托尼·厄德曼》和《帕特森》。几乎都是现身就瞬间呼声大爆,在各种场刊上都处于领跑地位,业内口碑都是一致的好评。比如吉姆·贾木许入选主竞赛的新作《帕特森》,很多人都称越回味越喜欢,然后又是Indiewire主编埃里克给了A,这个是满分。

  当然说极少烂片,那就是有了。

  这次戛纳电影节众失影片失足后,在电影节临近尾声之时,出现了比去年《青木原树海》还要可怕的电影《最后的模样》斩获分的“高分”以及一片骂声。但这...不算意外,罗达也没去看。

  因为他蛮累的,尤其是中后期一天甚至能有3、4部重要的主竞赛单元作品。着也就算了,看好电影也算不亏,结果却是频频翻车。这些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导演啊,所以即使大量翻车,灿烂辉煌的过往又让你不得不去观看。

  万一错过了呢?万一没有翻车呢?

  这种老是被失望戏耍的事情,让往年本来最多一两部被嘘的电影,今年有四部被嘘,还都是来自名导:阿诺德《美国甜心》,阿萨亚斯《私人采购员》,多兰《只是世界尽头》以及雷弗恩《霓虹恶魔》。这些嘘声,一看就是来自辛苦跑行程的记者的怒火。

  至于《最后的模样》?已经烂到懒得嘘了,都不给眼神的那种。

  今天天气不错,罗达提早来到酒店附近的咖啡馆,想买一杯咖啡提神。

  没办法,国内媒体已经吹翻了,一副路泽拿奖妥妥的样子。也确实如果今年最佳影片这些还有悬念的话,表演上是今年男演员其他没有说表现特别亮眼的,路泽一骑绝尘。再联想起一开始戛纳官方的态度,围观群众都觉得稳了。

  东京!金马!然后是戛纳!

  虽然是两部片子,但是一个人连下3个有分量的大奖,今年的电影史上必然会留下路泽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时间国内媒体,观众各种关注,就差把奖抢过来颁发给路泽了。

  罗达的脸色满是倦怠,就是昨晚熬夜写稿子写的。他不同于其他人想的,总觉得路泽不可能第一次来就这么轻松地拿了,因此还写了一篇分析的稿子,结果主编不用。

  “要吹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