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1章 赵祯很支持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00万贯,只有六分之一。

  看起来朝廷是损失了不少,可是别忙!

  以盐为核心,朝廷就可以对大宗商品交易进行征税。

  “陛下,以东南的丝绸为例,每年上千万匹的交易量,如果朝廷能征一成的税,就有千万贯,还有瓷器,还有羊绒,茶叶等等,另外我大宋近些年,海外贸易繁荣,在海面上拥有的大型商船过万,每年带到海外的商品难以计数,又从海外带回来众多的产品,假如能把这些税收上来,岂止增加几千万贯那么简单!”

  文彦博听着王宁安的话,越听越怕,浑身不自觉哆嗦起来。

  他觉得这小子就是个疯子,还是给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疯子!

  历来涉及到了税的部分,都是刨祖坟的大事,王宁安居然敢动心思,而且还动得这么大!你小子是不知道死吗?

  ……

  “老臣不敢苟同,王大人这是异想天开,根本是胡来!”

  赵祯默默听着王宁安的话,他倒是觉得王宁安说的有些道理,别的不说,就拿铜价来说,之前朝廷靠着铜器专卖,每年能赚几百万贯,看起来不少,可是这些钱几乎都用来购买铜料,朝廷没得到多少好处,还弄得铜器价格畸形,社会上闹钱荒。

  自从压低铜价之后,整个市面上铜价下来,铸钱的成本也低了,囤积铜器的少了,囤积铜钱也更少了。

  最主要的是钱荒缓解了,经济成倍繁荣,朝廷的税收还相应增加了。

  赵祯很欣赏王宁安的知行合一,说得漂亮没用,关键是有实际效果。压低铜价,让各方获利,那压低盐价,会不会也产生同样的效果呢?

  赵祯十分期待。

  “文相公,盐法之弊,古已有之,百姓苦于盐价高昂,朝廷被私盐所扰,不得安宁,可以说朝廷受累,百姓受苦……老子圣人说过,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按王卿所说,盐本就是寻常之物,不应该这么贵,压下来盐价,不正是兴利除弊,让百姓得到好处吗?”

  赵祯的这套道理一出口,王宁安简直手舞足蹈,泪流满脸,他真想高呼三声,吾皇万岁!

  其实说起来很多事情就是一层窗户纸,赵祯执掌江山几十年,什么事情看不明白。王宁安的那一套玩了几次,皇帝也嗅出了端倪,不会像最初那样,感到惊为天人。相反,赵祯还能发现王宁安办法的一些漏洞,从中拾遗补缺。

  “这样,王卿的策略是因为对付西夏而起,进而引申到了盐政上面。朕也不说他的想法对错,至少可以在永兴军路和秦凤路试一试。如果真能降低百姓负担,还能维持一定税收,朕就鼎力支持。”

  赵祯说完,笑着看了看文彦博,“文相公,你的意思呢?”

  文彦博还能说什么,他这些日子一直扮演忠心耿耿的狗腿子角色,如果这时候反对,岂不是以前的功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