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3章 要变法了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能写出陛下想要的文章。其余的书院学子,不是才略不足,而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臣以为为了让教育更加公平,六艺应该彻底改革,以后的六艺,主要专注三项事情。”

  王宁安说出了自己的构想,第一,自然是培训天下书院的教师,提升他们的能力;第二,六艺要编纂教材,制定各科的学习纲要;第三,不但学生要培养,官员也要培养,六艺要设立专门的培养官员的课堂,对官员的各种能力,进行全面提升。

  除此之外,王宁安还计划成立一个专属的皇家科学院,研究科学技术。历代都偏重文科,偏重书本,对真正重要的技术一知半解,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也都随着战乱,或是工匠死去而流失,损失之大,让人痛心疾首。

  王宁安希望能补全大宋的学术体系。

  而且六艺转型之后,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协助欧阳修彻底改造儒学,等于是拥有最好的宣传平台。

  通过六艺,影响所有教师,年轻官员,渐渐的把大宋导入正确的方向……

  可以说,王宁安是所谋者大。

  只是他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把设想捅出来。

  说来可笑,文彦博自作聪明,他想打压六艺,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好给了王宁安口实!

  “文相公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任何一个书院学堂,都不能垄断科举的机会,哪怕凭着真本事也不行。六艺学堂可以毫无保留贡献全部经验,贡献教育方法,替各地官学培养教师,提供一切帮助……文相公,你还有什么要求,只管提出来,全都可以商量!”王宁安诚恳说道。

  商量你个大头鬼儿!

  文彦博都快哭了,如果没有这一出,他还可以反对六艺转型,可是谁让他抢先告黑状,现在只能接受,连反对的资格都没有!

  老夫聪明了一辈子,怎么这次就犯了错,白白做了小人!成全了王宁安,真是该死!

  “王相公的想法自然是好的。”

  文彦博勉强道:“只是让官员受教,这个只怕不妥。想我朝官员,科甲正途出身,十年寒窗,饱学之士,只怕用不着再来受罪吧!”

  “不然!”

  没等王宁安反驳,赵祯抢先说话了。

  “朕不这么看!我大宋的官吏,虽然堪称饱学之士,可科举文章,不过是博取富贵的敲门砖,许多人考中进士之后,就扔在了一边,十年寒窗,其实和没学也差不多。真正办差做事需要的本事,还要一点点摸索,这也是朝廷给予新科进士游历观政时间的原因,为的就是让他们适应从学生到官吏的转变。王卿所建议,正是妥善培养官员的最好方法,朕甚是赞许。”

  说着,赵祯也不允许文彦博和贾昌朝反对,直接说道:“王卿,山长朕是做定了,你和醉翁充个提举教务事吧!”

  王宁安面带为难,“陛下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