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数据从来是冰冷的_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了早期的启蒙教育阶段,几乎就能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从事的领域等等。

  整个社会也会极为高效的运转,把擅长的人放在擅长的岗位,搞研究的一心搞研究,搞创作的一心搞创作。

  整个社会就像一台高度精密的复杂机器,而每个个人都是这台机器的某个零件,支撑这台机器正常运转。

  而想要这台机器运转效率更高,就需要把尺寸最匹配、大小最合适的零件,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尺寸和大小,就是每个人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了很多,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等等。

  也将会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德、才不配位的情况不敢说绝对没有,但肯定会大幅降低。

  理论情况下,人做评判可能会存在误差,掺杂个人及人情因素,但人工智能做评判,则不会有这些主观因素,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

  数据从来都是冷冰冰的。

  这样好么?

  从整个社会效率来说,好,但显得有几分枯燥乏味,冰冷残酷。

  ……

  陆羽看助理人员记录得差不多了,继续开口:

  “说完了学生个人,我们再来说说教育工作者。”

  潘组长他们神经一震,从刚才那番话里回过神来。

  陆羽喝了一口冷掉的茶:“从现在的技术发展来看,人工智能仍然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停留在弱人工智能阶段。”

  “这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是没有,嗯,我想想应该怎么描述,嗯,应该描述为它没有直觉,也就是说,人类教育者可以提供一些人工智能无法提供的东西。”

  想了想觉得还是不够准确,陆羽皱眉继续深入解释了一句:

  “我的意思是,即使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大部分的知识和教育,但它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来掌控,教育工作者要和人工智能互动,为其提供直觉。”

  潘组长思考了片刻,不确定的问道:

  “陆总的意思,是说,教师以前更多的是教学生,但以后更多的是要教人工智能?”

  ……

  陆羽听到这话啪的一声打了个响指,颇为赞赏的看了潘组长一眼: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也不仅仅是教人工智能,还可以转为研究型,或者市场型。”

  “教师的身份、角色,也会发生改变,甚至出现一些新的职位,比如个性化教育设计师、教育数据分析师等等。”

  “像现在这样站在讲台上教一班学生的老师角色,最终会走向恐龙灭绝的道路,依靠大学学校和学院来教授学生的景象,也可能会消失。”

  “不是短暂的消失,而是长期的消失。”

  “因为学生可以与一个能力理解他的人工智能进行互动,跟它学习,而人工智能,也会为学生提供一个特殊的教育途径。”

  “这个特殊的教育途径,就是前面说到的个性化教育方案,一旦形成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