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七章 拒捕_千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待赵玉的是一名中年妇女。据她说,她的男人是民窑的水工头,两个儿子,一个被派到了上谷县阳平钱庄当监督,两外一个现在去了唐州当记者。这几天都没人在,所以家里也宽敞。内卫为了低调,送上了十贯钱当茶资。中年妇女也不扭捏,收了下来。只不过赵玉却被自己问得第一个问题弄红了脸。她的问题时:“不知大嫂收入如何。”中年妇女一回答,赵玉险些给内卫一巴掌。这一家子一个月收入竟然快两百贯钱。这十贯钱给的太丢人了。中年妇女明白,笑着解释:“你们是第一次来阳平吧?在阳平,这一个普通的工人工钱是两贯,技术工是二十贯。管理工就搞了,你看我外子和大儿子,每人都有近五十贯。”赵玉倒是新奇:“那你家收入是阳平一等一的吧?”“才不是呢,你就看我外子的掌柜。当说烧的瓦,从低档到高档都有,批量生产成本低,把县外民窑都挤垮了,现在寿州五县还有东京,除了东京小部分市场外,其他用的全是阳平民窑的瓦。质量好,冰雹都砸不坏。再加现在扩建新城,需要的砖瓦多,窑子忙乎着呢。你看,都快看运动会了也没办法回来。”赵玉道:“你说挤垮是怎么挤的?”“欧大人说,市场竞争不在乎三种。第一是质量,第二是档次,第三是价格。他老人家说,普通民窑生产物品单一,瓦就一种瓦,砖就一种砖。这样顾客的选择xìng就受到到限制。而我们做生意,要按顾客的购买力来生产产品,而不是生产了产品后再去寻找顾客。欧大人还让几家有经验的民窑合并,实行股份制,有些秘密配方共享。而且还设立了阳平民窑技术研究机构,专门研究怎么改善民窑产品,从控制成本到选土选料,都有专人去研究。”中年妇女道:“不是我吹,你们街头看见那七彩琉璃瓦了吧?绝对比官窑专供皇家使用的上档次,但价钱却只是官窑的四成,我们可是从官窑里挖了不少行家出来。”“挖人?”“嗯!欧大人说,一个阳平小县不可能技术全面,也不要沾沾自喜,不仅要开拓,而且还要吸取倒闭人的技术和经验。比如有个老师傅在官吏那每月是三百钱,你们就和他说,去开每月三十贯,看他来不来。等技术挖来了,就减到十贯钱。但是做人要厚道,过河拆桥少干,否则以后挖不倒人。”赵玉来兴趣问:“他什么时候说的?”妇女边倒茶边道:“每月阳平学堂有两节工商课,都是欧大人亲自去上的。好多人听得。”“你们这欧大人就有这么好啊?怎么全县都在提?”“你这什么话?”中年妇女有点不满道:“这么说吧。我家里盐罐满的、存金也不错。想吃什么也都买得起,想做衣裳马上可以去做。你看看我姐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