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3章 科学使徒杨建国_万历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昨日朱翊钧的鞭策,国子监的氛围有些许转暖,杨建国深知这还远远不够。

  当他深入学习数学之后,对于现在所处的世界他是极为不满的。

  “重文轻理”已经传承千年,尤其是看到了广州的款银案之后,杨建国更是心急如焚,如今借着昨日朱翊钧的东风,他要再烧一把火,经过一夜的筹备,势必将科学的种子塞进每个学子的心里!

  于是,在每日例行早读之后,杨建国走到了监正的旁边。

  他站在了讲台前,迎着那些或是好奇、或是麻木、或是不解的目光,沉声说道:

  “今日,我要跟大家说一件大事!从荀子《天论篇》讲起。”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待杨建国将《天论篇》抑扬顿背诵一遍,便朗声讲解道:

  “后圣的意思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亘古不变,不以君王的贤明昏庸为转移。用同样的天象去解释治世就是所谓吉兆,解释乱世就是所谓的凶兆!”

  “社会的太平和动乱,是由天决定的吗?答案是,不!夏禹和夏桀时面临的日月星辰运转并无不同。但在同样的天象下,禹将国家大治,桀却让国家大乱而亡。所以太平和动乱不是天象决定的!”

  “日食月食的发生,刮风下雨不合时节,怪星偶然出现,大地震撼开裂。国人惊恐的问,这是怎么回事?答案是,没什么事。只是正常但比较少见的自然现象而已。君子可以对其感到奇怪,但害怕它就不对了。”

  “这些现象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现。君主贤明、施以仁政时,就算这些现象同时出现,也没有什么危害。君主昏庸、施政暴虐时,就算这些异象无一出现,国家也依然会乱成一团。”

  “举行求雨的仪式,天便下雨,这是为什么?答案是没什么。因为你不举行求雨,天也一样会下雨。出现日食月食就敲锣打鼓举行救护,不过是一种妆点朝廷的仪式,真认为是神灵在降罪便可笑了……”

  杨建国本要说,‘不是蠢就是坏的’。但担忧学子们认为这样就是挑衅了,便劝他换成了温和的说法。

  然后,杨建国锐利的目光扫过国子监中的所有学子,还特意在监正脸上停留了一会儿,这才提高声调道:

  “所以,与其盲目的畏惧天变,哪里比得上去积极探索天道的规律?与其用编造各种说法去附会天变,哪里比的上掌握自然规律的变化而利用它?与其以天变来限制吓唬君王,哪里比得上就事论事,以历史和道理来堂堂正正、致君尧舜?!”

  监正的脸色愈发阴沉,他还以为杨建国会说什么,没想到这人却全以后圣之言,来阐发己见。

  既把他的观点清晰表达出来,又让人无法直接斥为异端。

  毕竟孔圣之下,便是孟荀了。后学晚辈如何能指责荀子在胡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