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卷 行进建康 108. 君子不为_青玄问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这里。

  见到村落,就会见到人烟。司马问之加快脚步,向村子那里走去。琅琊见状急忙跟上,她以为有事要发生。

  并非有事,司马问之只是急于进入村中。

  并非乞食,他身上有已有几日吃食,这次是去索要衣物。

  昨日夜间争斗的时候,他的道袍和内里衣物损毁严重,已能见到后背肌肤,继续穿着实在不雅。

  并且,此前在猎户家攀谈时,男子曾有过隐晦解释。开始时将他向外轰赶,除了不喜他的话语,还另有缘由。

  宋国建立后,皇帝崇佛抑道,民间百姓也受影响。见司马问之是道人打扮便先入为主,对他并没有好的印象。

  树林尽头就是拐入村中的小径,小径两旁也有林木,应是当地官家或者大户所种。

  此时的百姓,极少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若是普通农户,舍不得在地里种树。

  路旁的林木给司马问之帮了大忙,还在树林里时,他已经在苦思进村后要如何隐藏琅琊。有这些林木在,此事无需再头疼。

  “琅琊,上去。”

  将要进村时,司马问之指着一棵较粗的林木,对母狼发号施令。林木一丈高以上枝叶繁茂,可以用来隐藏身形。

  野狼不能攀爬树木,但琅琊不是普通野狼,用力一跃后轻松跳入枝叶中。

  司马问之看后转身离开,刚走几步又再次返回。

  琅琊不能明白他的意图,在他转身时从树上跳下,想要跟上一起前往。

  司马问之无奈,只能再次令她跳上去,自己也跟了树上,随后转身假装要走。

  琅琊仍旧想要跟上,被他按住。这样反复几次,琅琊终于明白过来,不再跟随,任由他自己走了。

  没有过多久,司马问之选了一户人家,站在门前叩门叫人。随后院里有问话声音,问他是什么人。

  若直接回答是道人,多半连主家都没有见到,就被这户拒绝。他说了妄言,谎称是亲近故人。

  来人听后,院中的脚步声音明显加快。院门被快速打开,一个穿着破烂的农人出现在面前。

  “多有打扰,贫道知错了。”看到来人,司马问之直接开口告罪。告罪以后不等对方反应,直接转身离开。

  虽然不可以貌取人,但是明知门外站着故人,仍旧穿着破烂出来,说明他并没有体面的衣物。即便有,平日里也舍不得穿在身上。

  司马问之转身离去,是不想令对方难堪,也是不想夺人之美。

  片刻过后再次叩门,再次等待来人开门。门开以后见是个三旬妇人,他不再离开,直陈来意。

  “道长,并非妾身无礼,只是家中没有他人,不方便将道长迎进来。”妇人听后委婉拒绝。

  “失礼,失礼。”司马问之再次开口赔罪,随后离去。

  此次他观察虽然入微,运气却差了一些。妇人之所以会拒绝,是因她家中没了男人。

  寡居妇人的名节,比处子名节更加重要。若是将他迎进去,即便没有发生什么,妇人也有可能会被族人浸了猪笼。

  再向里走,运气更差。

  有几户人家知晓来他的意后,都是委婉拒绝。甚至有几户人家开门以后,不等他说明来意,呵斥以后直接关门。

  此前男子说的没错,宋帝崇佛抑道,他没有危言耸听。

  其实,司马问之接连受挫一事还有缘由,是因为衣物不同于饭食。

  饭食每日都要烹制食用,送人一餐不是难事。衣物缝制不易,需要耗费数日,要贵重许多。

  俗世中的普通人家,每年年底才会缝制新的衣物。旧的衣物替下后,兄给弟,姐送妹,都有用处,没有剩余。

  自家尚且顾不过来,哪里还会去管外人。

  更何况,还是个道人。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