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殿试_科举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忘归不觉鬓毛斑,好事乡人尚往还。

  断岭不遮西望眼,送君直过楚王山。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

  一色杏花红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殿试这一日天蒙蒙亮,章元敬冒黑出门的时候,似乎真的闻到了墙角探出来的杏花香味。当然,也可能是他刚吃完的,杏花饼的味道带出来了。

  这一次余全没能把人送到宫门口,不是他不想,而是为了这一日的殿试,宫门口是不许闲杂人等靠近的,就是考生靠近之前也得通过身份核对。

  明明考生足足有三百人,但宫门口一片寂静,除了官员点名的声音之外,听不见任何一点杂音。章元敬到的时候,苏守则和安从容都已经到了,两人一个排名第二,一个排名第十,都站在靠前的位置,看见他过来,安从容还偷偷的挥了挥手。

  章元敬耐心核对了身份之后,就快步走到了苏守则身后的位置,两人并未说话,只是含笑点了点头,苏守则看起来对于自己排名靠后毫无芥蒂。

  见状,章元敬微微松了口气,好不容易有一个能谈的来的人,他可不想因为一个名次就闹翻了,不过反过来想想,苏守则若是因此就跟他疏远,也就并不值得结交。

  大兴王朝的科举殿试是放在太和殿的,这一日,大约是这些准进士最为风光的一日,他们能够从宫殿的正门进出。

  章元敬微微低着头,垂着眼帘,倒不是他愿意做出这种样子,而是之前的礼仪官千交代万嘱咐的,到了宫内不能随意抬头乱看,看见不该看的,那就是自己倒霉,到时候还会牵连了别人,唯一可以庆幸的大概是,大兴王朝跟清朝不同,至少不用动不动就下跪。

  事实上,中州的历史上,鲜少有王朝是大臣直接对着皇帝下跪的,除非是为了请罪,或者跪求一些东西,不然的话只有在生死关头,表达自己的忠诚才会如此做。

  一边是对皇权的敬畏,一边是心底的硬气,这种矛盾的融合在古代人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无论如何,古代文人的骨头,确实是比现代的一些人硬的多。

  带头的礼部官员领着一群准进士走进太和殿,点名、散卷、赞拜、行礼......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章元敬甚至没能抬头看看小皇帝的脸色,殿试就已经开始了。

  太和殿内除了翻卷和书写的声音,再一次安静下来,章元敬打开卷子,这一次的试题不短,竟有足足五六百字,看起来似乎还是皇帝亲自出的。

  朕闻治本于道,道本于德,古今论治者必折衷于孔子。孔子告鲁君,为政在九经,而归本于三达德。人君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果与孔子合欤?光历事三朝,三以其言献,自谓至精至要矣!然朕观古记可异焉!

  曰其仁如天,其智如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