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一八的不抵抗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权和电报权统统收回,结果导致一场惨败,东北军死伤及被俘9000余名(伤亡2000名,被俘7000余名);苏联方面,苏军被击毙143人,失踪4人,受伤665人。而且扎赉诺尔、满洲里、海拉尔被苏军攻陷。最终借助美英调停,方才阻止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对于年轻气盛的张学良而言,在这场战争投入的都是东北军的精锐,因而这场战争失败的打击是巨大的。

  3、然后就应该是张学良入关,1930年,冯玉祥和阎锡山联合反蒋,中原大战爆发。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入关参战,将平津地区和河北北部纳入势力范围,这无疑是张学良人生之中的一个辉煌时期。当然,这场战争中不得不提一个对后来局势影响重大的人物“倒戈将军”石友三。石友三当时在冯玉祥麾下,张入关参战后,石友三见状立即通电响应张学良,率部割据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区。次年,张将石友三部编为国民革命军十三路军,石友三任总指挥,军部驻邢台,全军万人。但石友三对此仍有不满,图谋夺取整个华北地区,因此埋下祸根。

  4、最后就是至关重要的1931年的“石奉战争”,不要说你不知道这年发生了什么,不知道的人没资格探讨本文。1931年7月18日,石友三在张学成(张学良表弟)等人的鼓动下,接受汪精卫广州国民政府的任命,出兵反对张学良。出兵后,石友三旋即遭到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南北夹击,7月31日,全军覆灭。石友三逃往山东德州,托庇于韩复榘麾下。这场战争是20万东北军精锐入关的直接原因。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

  了解时局之后,我们就应该站在张学良本人的角度来思考、来掂量,才会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如果我们是张学良,我们该如何应对当时的时局呢?

  首先,东北作为他的根基,这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当时张取得了北京,但才占据2年的北京对于张而言,更多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还算不上根基。因而,即使蒋介石有放弃东北作为日中缓冲的想法,但这绝对是极其不符合张的利益的,刘综这等庸才在曹操让他北上青州时尚知死不远耳,张学良这等人物会不知。至于忠心之说更可笑了,张要是没有拥兵自重之心,不如直接接受蒋的改编还爽快一些。当时,蒋和张的关系其实更像盟友而不是上下级。

  然后,我们要分析蒋的电报的作用,尽管这封电报没有实件证明,但我相信它是存在的。一是张名义上接受蒋的领导,如果这么大的事双方一点意见都没有交流,这才是不可思议的;二是从事变后,张退回关内后蒋的反映来看,如果不是蒋的意图,蒋即使不利用此事件来打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