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搅动一池深水(四)_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政东如此,与其说是给周若山打气,或者说给他自己打气,省委那边对省政府的事务插手过多,管得过细,这是个大问题。

  每个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路,省委和省政府是有分工的,省委管大方向,政府管执行实施,而事实上这样的分工往往在实际操作中不好界定;而贝湖更大的问题是现在的局面几乎是一边倒,本来在工作上原则上是存小异求大同,只是因为现在这样的现实省政府对很多事情就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所谓的存小异求大同那就很难实现。

  团结,这是必须的,陆政东也很清楚一个班子如果斗得太过厉害,于人于己都没有什么好处,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可是一味的只讲团结也是不行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者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者亡,在某些人看来,退让是示弱,是畏惧,反而会令其更加的得寸进尺,,相反,斗争便是在示强,令其不敢妄动,只有以一定的姿态,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与保证,和平与团结才有可能。

  而现在周若山常委会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放眼整个省委常委里边,真正算得上能够和自己齐心协力的,他这边就罗浮黎一个坚定的支持者,可是罗浮黎毕竟是安新市委书记,偏居一隅,能够真正带给他工作上支持的力度有限,现在想要在常委会上取得优势很不现实,想要发出声音,那就只有在省政府这边想办法。先能够掌控住这边才有机会。

  从党委和政府这样的制度设计本身实际上也是为了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以一种平衡来形成一种机制以制约,陆政东话里的意思很明白,省政府必须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副书记的省长作为整个领导班子的二把手如果连一点话语权都没有,那开展工作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当然,不是现在,这个时机还是要掌握好……

  周若山离开之后。陆政东坐在那里没动,依然继续坐在那里沉思着,周书明不是贝湖出来的干部,他之所以能迅在贝湖树立起权威并不是因为他在贝湖做出了多么大贡献,而在于央赋予了他作为班长的权力,同时他的前任将其早贝湖积累起来的丰厚人脉也交给了他。

  当然周书明自身在如何运用权力上也是一个好手,詹继东也好,张峰峰也好,安金山也好,他能将这些人调整到他希望调整的位置上。然后随便寻个理由把很受杨凌峰器重的蒋林宏从炎歌市委书记位置上调走,丝毫不在意蒋林宏在炎歌的表xiàn。这恩威并济,胡萝卜加大棒,足以让绝大多数人慑服在他的威权之下了,包括和杨凌峰走得近的人。

  但这是权力带来的效果,而非真正的权威,权威让人主动服从,权力则让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