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真正交锋_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书明想通guò上大项目立竿见影的想法,陆政东也只能说是急病乱求医。问道于盲,贝湖想在短时间内做大GDP总量其实最简单的办法不是这个,而是固定投资。这几年贝湖的固定投资不小,就算是没资金增加新的投资项目。也可以想办法的,本来规划五年建设的高速公路三年干完等等。这样一下就能增量不少。当然这样做的可持续性不强,而且对全省财政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陆政东自然是不会提出来的……

  听到最后,周书明也依然没有提及发展得比较好的城市,陆政东也明白是怎么回事,提到发展得比较好的,自然就要提及安新,恐怕这是周书明所不愿意的。

  而提及不好的那也就要提及增速排名几乎处于最后两三位的省城,这同样是周书明所不愿意的,两个副省级城市虽然独立性相对较强,但毕竟还是在省委的管辖之下,周书明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和省城主要领导的矛盾激化,以免影响到他所谓的掌控度,以免影响到他对自己的优势地位。

  所以周书明也就干脆把两个副省级城市搁一边,这在有些人看来是一种很现实的政zhì策略和手段,不过这在陆政东看来同样是丧失了最基本的立场。

  而更为重要的是,陆政东从中看出周书明还是缺乏足够的底气和自信。

  在眼下,陆政东在书记碰头会或者常委会上的掌控力上他还无法和周书明相提并论,这是体制决定了的,省委*书记当之无愧拥有绝对权威,但是既然他周书明想要通guò这种方式来证明他对经济领域一样具有相当不错的才能,不让他专美于前,那么自己倒是不介意让他明白经济工作绝对不是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而周书明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习惯性的问他还需要有什么讲的。

  周书明只是按照惯例问一问,没想到陆政东一脸肃然的接下来话来,表示要就周书记的看法谈一谈自己的感触。

  周书明意识到问题似乎有些不对,但是又感觉陆政东似乎不像是要表达不同意见,倒有点迎合着自己的手段策略,但是这样的迎合恐怕也不单单是迎合,而是借着迎合的名义表达陆政东自己的想法,想到这里心里有些后悔不该给陆政东这个机会。

  但是晚了,陆政东已经接过了话头:

  “周书记说得好,我很赞成刚才周书记所讲的,贝湖现在不是逆水行舟的问题,而是已经落后了要迎头赶上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干部群众一定要有只争早夕的紧迫感,引进抓好大项目对于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确有着立竿见影的巨大拉动作用。

  不过,现在的形shì是狼多肉少,僧多粥少,这样的格局也就意味着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是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地位。项目和投资为什么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