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7.!!!(第2章)_重生男神从做游戏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的钱,以后有钱了再反过来买技术。

  于是一个不害怕失败的科学家和一个需要谨慎行事的企业家发生了分歧。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从圆底到达圆顶,但却选择相反的路径进击。

  媒体把“柳倪之争”称为“市场派”与“技术派”的一次决斗。在那个时代,不仅柳船至,联想其他董事和高层都站在了他这边;

  不仅联想,彼时绝大多数企业家都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去应对国际竞争;

  不仅企业家,是中科院这个单位选择了“联想路线”。

  中科院一位前大佬说:“和倪光南同等水平的科学家,人数多于和柳船至同等水平的企业家。在二选一时,只能选柳船至。企业家在中国是稀缺资源。”所以,不仅倪光南,王辑志也被扫地出门,王选遭遇过“逼宫”。

  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倪光南被扫地出门,离开了联想。

  ……

  就在曹阳找上他的时候,倪光南教授已经是65岁的高龄,同时他才刚刚经历了另外一场噩梦——

  1999年倪光南刚被联想解聘,一个叫李得累的人找上门来。

  他说他想要做芯片,中国人自己的芯片。

  国内研发芯片领域一片空白之时,李得累磨练了一支做CPU的技术队伍,中科院计算所博士刘强是主管研发的副总裁。

  这个技术团队让倪光南眼睛一亮,不谙世事的他以为看到了重启“中国芯”的希望,为李得累找钱、找政府、找资源、找人,本人则未要一分一文一股。

  但是上面给的研发经费非常有限,只有2000万。

  另外一方面,李得累是个商人,他一开始听到上面的拨款时,就已经预料到了结局,这一次的芯片研发注定只是一场梦,一个失败的结局。

  所以李得累把“宝”都压在ZF采购上,拒绝为市场上的客户供货。而这些客户都是倪光南以个人信誉拉来的,于是倪光南不得已离开了方舟。

  后来的结果人们也都知道了——

  方舟发行了2款芯片,但是技术上都是有严重缺陷的,除了卖给ZF根本就销售不出去。

  在去年,也就是2003年底,做完方舟2以后,李得累就退出了这个计划。

  ……

  现在的倪光南,闲赋在家,两次奋不顾身投身硬件开发,都被伤透了心。

  曹阳前世的时候,知道这段历史,都不免有些唏嘘感慨。

  很多人都在说,假如当年倪柳之争,最后是倪光南赢了的话,我们国家会不会变得不一样,在芯片上是不是就不会被人卡脖子。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

  倪光南为李得累背书,结果方舟芯片一塌糊涂,后来倪光南又为汉芯背书,结果“汉芯一号”造假,在国际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2003年2月上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并借助“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