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二章 暗战_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坐在车里,他冷静下来后将今晚的来龙去脉又仔细分析了一番,后背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这次的悬崖勒马,固然有孟浪那句神奇的“精准预言”让他醍醐灌顶。

  然而更重要的,还是他这次大洋之行,本就不是一次轻松之旅。

  酒精的麻痹,让他一时居然忘了自己现在还是在敌人的老巢,可谓群敌环伺,危机四伏!

  外人或许并不知道,但是业内人士或多或少都能感觉到,此时的京冬与华尔街资本之间,关系正处在一个十分微妙的阶段。

  京冬早期依靠华尔街资本发展融资,除了企鹅后来的参投,公司中有好几个大股东都是来自华尔街资本。

  然而持股报告显示,京冬曾经的主要股东瓴高资本,持有京冬的股票市值已由一季度的约14亿美元骤减至约7亿美元。

  持仓比例也从京冬2014年上市时的%下滑至如今的%,早已退出京冬主要股东行列。

  遭受最重要的战略股东大规模减持,京冬的市值蒸发超过260亿美元。

  这还只是浮现在资本市场的冰山一角。

  早在半年前开始,华尔街就已经开始了对京冬的做空布局,导致京冬近期市值狂跌。

  而这一切的起因,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

  之前国内有个著名的案例,杰克马的阿里麻麻被软银和红杉等国际资本控股,杰克马不甘心,于是另起炉灶进行一系列资产转移,创立了吱付宝。

  这一举动气的持股方牙痒痒,但一点办法都没有。

  前人之事后人之师!

  一腔雄心壮志的冬哥自然也不甘心一辈子给人打工。

  众所周知,京冬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市值最高达到4500亿,拥有员工十几万,同时布局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板块。

  并且,和知名度相反,金融和物流给京冬贡献的财富更甚于电商。

  2013年,冬哥成立了京冬金融集团,为了防止股权没清理干净,在2017年,京冬金融又进行了一次股权重组。

  至于京冬三架马车之一的物流板块,冬哥则是一直没有成立公司对外开放,而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业部在运行。

  2007年自建物流,2017年才宣布成立京冬物流集团,隔了十年才成立公司,这其中就能看出对华尔街资本的深深防备。

  华尔街资本的大幅减持,和冬哥的这一系列举动不无关系。

  而如今,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双方这种利益之争,陡然又夹杂了一场突然激烈起来的大国竞争……

  鉴于双方关系的陡然紧张,冬哥这次出国,表面上是参加企业家深造,其实带着试图和华尔街达成一个有限性共识,缓和双方关系的目的。

  然而这几天下来,双方在某些关键利益上不但没有谈妥,反而有加剧裂痕的迹象。

  冬哥已经隐隐察觉到,这场商业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