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章 老杂毛,你敢应战吗?_南宋小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山要求与冲虚老道斗法的豪言一经放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座广场上的人群,瞬间炸裂开来。

  何为斗法?

  双方事先约定规矩,选定时辰地点,上场争斗,各施妙法,胜负立判。

  斗法方式,由双方选定,可公开斗法,亦可私下斗法。

  公开斗法者,自有世人见证;私下斗法者,见证时有时无。

  胜者一方,可依照事先规矩,要求败者一方,履行约定。

  对于道门中人来说,斗法之事,可谓是熟悉之极。

  千余年来,佛道之争,互约斗法之事,那是数不胜数。

  最近的一个例子,便发生在宣和元年(1119)。

  距今不过短短二十余载,在场诸位大多都听说过,甚至说不定还有人亲历过此事。

  那一年,宋徽宗下诏改佛为道,当时的皇太子(即后来的宋钦宗)代表佛门上殿力争,双方约定斗法,一决胜负。

  胡僧十二人、五台僧二人等代表佛门,与道门林灵素公开斗法,最终佛门惨败,诸多僧人如约改投道门,也有僧人羞愤自杀。

  可以说,斗法从来就不是嬉笑平常之事,而是事关得失、荣辱,乃至生死。

  所以,孙山一提出斗法,便当场炸开了锅。

  在场众人听了也是反应不一。

  有些好事者,或是出于想看热闹,或是纯粹想让天雷劈死孙山,开始出声叫嚷着让冲虚老道迎战。

  也有些人却是嚷嚷着冲虚老道莫要迎战,其中一部分觉得孙山不过是临死前使计拖延时间,另一部分则认为孙山是失心疯了,冲虚老道若是真的迎战,乃是自降身价极为不妥。

  最为激动地,还属冲虚老道的那帮子徒子徒孙。

  在他们看来,孙山不过一个将死的妖孽,何德何能敢于挑战他们的观主。

  这种事别说答应下来,光想一想就是对他们冲虚观的羞辱。

  孙山对周围的耻笑怒骂却是全不在意,只是嬉笑着望向冲虚老道,看他那副嚣张的模样,哪里有一丝正被人吊在木柱上,连生死都任由别人掌控的觉悟?

  如此表现,孙山自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他自有几分把握让冲虚老道钻入他设下的盅中,成功率虽不敢说十成十,但七八分总是有的。

  历来佛道之争,争的是什么?

  说好听点是为了道统之争,但实际上说白了,还不是为了争夺信众。

  有了信众跟随,也就相当于有了一切想要的东西,钱财,名利,势力的扩张,道统的延续……

  没有信众跟随,顶多算是自娱自乐,闭门造车。

  任你修为再高,门中经义再好,没了信众,消亡也不过是早晚之事。

  孙山相逼冲虚老道斗法,虽然比不过佛道之争,但也事关冲虚观部分信众的得失。

  冲虚老道是否选择应战,按理来说是他个人的自由,应该由他自己决定,但是这世间的事情复杂得很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