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2章 偷渡和卷烟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偷渡和卷烟

  沈敬丹这次为了从上海登陆,可是下大本钱,足足花了两千两银子。

  原本清朝赴日海贸商人的出发和集结地都应该在嘉兴的乍浦,进入上海已经是不合规。而且最麻烦的还不是这个。

  要命的是这两条船根本没有船照!海关、汛口官员在登船检查时,除了船照,还需要检查船名、船号和帆上颜色是否与档册上一致。

  其次就是这两条千石辩才船,光是进关时要缴纳的船税就是每条船一千五百两;然后是货税,两条船上,除了一些海产品外,大宗的都是兽皮和香烟。突然出现这么多北地的兽皮,海关那边也会十分麻烦。

  (清代的海关关税分为两种,即船钞和货税。船钞是指海关按照船只大小直接征收,船只按吨位分为一至四类,税费则从一千四百两、一千一百两、六百两到四百两四个等级。而货税顾名思义就是按照货物的精粗从量计征,最后由行商承保缴纳,除了法定税率外,还有附加税,比如看舱饭费、杂货银等。)

  所以在沈敬丹提前去崇明的这两天里,除了雇用水手之外,就是花钱打通关系。

  首先,他们用了三天时间,先去了崇明岛东南侧的一个小岛的私港。在这里将两条辩才船上的货物全部倒换到租来的大沙船上,然后将辩才船卖给此地的船东。

  接着,两人乘坐大沙船,趁着天黑之时,从吴淞口南侧的川沙界,进入张家浜;然后顺着野猫塘进入盐铁塘,走南汇界进入黄浦江,再由此向北,直抵上海县。

  这一路的巡防水营已经被沈敬丹全部买通,为此还多花了五百两银子。就这还是友情价,因为他以前每年两节都会打点水营各处,所以混的很熟。

  五天后的深夜,沙船停靠在了老白渡直街外的一个小码头上。沈敬丹事先安排好的几辆拉货的马车已经等候在这里,几个被买通的水师巡防兵丁帮着照应卸货以及驱赶偶尔路过的行人。

  一通忙活之后,所有的货物在凌晨前已经运进了沈敬丹在南会馆横街的货栈里。

  忙碌了一夜的老黄困的连打了几个哈欠,吧唧了几下嘴,对沈敬丹说道:“一切还算顺利。看来下次他们要来的话,也可以这么走。”

  “他们”自然就是指的赵新那些人了。沈敬丹点点头,他径直走向那几个巡防营的兵丁,将一包装着五十两银子的棉布袋子递给了那几人。

  几个兵丁忙碌了一夜,又困又乏。不过接过袋子后,掂了惦份量,顿时喜笑颜开。

  “沈老爷,下回有事需要帮忙,只管来找我,千万别客气。”

  “多谢几位了。”

  沈敬丹一拱手,转身和老黄上了一辆马车,直奔大东门大街而去。

  老黄的铺子在如意街,到了地方后,两人约定后日见面再谈。沈敬丹则继续乘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