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3章 膏肓之患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京城下了一夜的雪,到了寅初时分,天上似乎不再飘雪,却阴得很重,笼罩着这座死气沉沉的古城。如果不举着灯笼瞪眼细看,紫禁城内的殿宇、甬道都像蒙着一层黑雾,什么也看不清。

  五更天的时候,随着寝室内条案上的自鸣钟敲了四下,76岁的大清帝国的皇帝起床了。

  太监伺候着盥洗完毕,乾隆觉得身上懒洋洋的,有些提不起精神。想到昨夜那个年轻的女人,乾隆内心叹息自己还是老了。他走出养心殿,太监紧紧跟随在身后。

  走出东暖阁,乾隆的目光首先便扫到了殿前御案上的一个景泰蓝小罐,一旁的太监连忙跪禀道:“老爷子,一根都没少。”

  乾隆微微颌首,又盯着看了一下,这才转身移步。

  那罐子里面盛着三十六根一寸左右长短的干草棒,有个名目叫“寸草为标”。几十年前的时候还是散放在御案上,后来才移到了罐子里。这三十六根草太监每天都要检查一次,寓意宫中的一切物件,哪怕是一寸草都不准丢。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使一根普通的草也不能例外。可是盘踞在双城子一带的那群逆贼,实在是让乾隆情何以堪,每天看到“规矩草”时,都觉得愧对祖宗。

  走出殿外,看着地上的雪,乾隆心想御花园里的腊梅开了吧?他信步走下养心殿的台阶,准备去御花园连剑。等到从永寿宫右门出来,还没走到坤宁宫,早就有一大堆太监前呼后拥的把他围了起来。

  敬事房的太监跑在最前面,口中不停的发出“哧~~哧~~”的声音,警告沿途众人回避圣驾;在他身后有两个总管太监,紧靠甬道两边,鸭行鹅步的走着。

  乾隆身旁的一个太监举起了黄罗伞盖,伞后,一大群太监拿着各式各样的物件。有捧马扎以便皇帝随时休息的,有捧衣服以便随时加添的,有捧着手炉、脚炉以便随时取暖的,还有捧点心盒、热水壶、茶具的,御药房的太监也挑着随时备用的药挑子。冬天,那些防暑驱邪的藿香正气丸、痧药、万应锭之类的统统不见,换成了香糯丸、菊花水、松节油之类......

  再后面,是带着大小便器的太监。虽然乾隆在干冷的大清早未必会在外面大小便,可这都是应有的礼仪,宁可备着不用,也不能少一样。在队伍的最后面,是一顶金顶黄缎暖轿,万一老皇帝走累了,马上就能上轿回宫。

  这一套套的规矩礼仪,乾隆早就习以为常。可今天也不知怎么了,他却十分反感。乾隆走了几步,突然停下对总管太监道:“都下去,朕一个都不要!”

  老爷子今儿个是怎么了?随行的太监们一下都愣住了,连忙跪在了雪地上。

  在位五十多年的皇帝,积威甚重,总管太监不敢违旨,跪下叩首道:“领旨!”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