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3章 普加乔夫的“儿子”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3章普加乔夫的“儿子”

  9月12日,在切列姆霍沃投降的俄军战俘们,被陆续押送到了位于乌索利耶以东的一处荒原上。此地位于安加拉河的对岸,距离乌索利耶的直线距离差不多有三公里。

  在这片原本布满荒草和灌木的原野上,数千名来自伊尔库茨克的临时雇工已经紧张忙碌了好几天。这里面只有少部分是先前的定居者,其他大部分都是去年和今年被运来的岛国和带清的新移民。

  由于被俘的俄军实在太多,北海军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战俘营,于是当俘虏陆续抵达后,他们便在北海军的看押下自己修建。

  按照北海特别区治安警署的要求,砍伐下的原木在去掉枝杈后,会在简易木工床上将其加工成长三米、直径二十公分的木桩。之后便按照两米的间隔,被埋入地下一米深,在大地上围成了一个个横平竖直、一百米见方的格子。

  木桩之间用带有蝴蝶形刀片的铁丝相连,从距离地面三十公分的高度开始,依次间隔,一共拦了六道。如此,就形成了一个一万平米的正方形区域,比一个标准足球场略大一些。

  终归是人多力量大,再加上夜晚的寒风已经有些刺骨,沙俄俘虏们干的很是卖力。从9月初开始,已经有十几个俘虏营区被围了起来。

  那些从战场上缴获的俄军物资在经过初步检查后也被运抵此处,像帐篷、毯子之类的物品在泼洒了大量生石灰粉消毒后,被陆续分发下去,这样也能保证战俘们有个最起码的住处。

  俘虏们进入营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挖厕所,这一命令在俘虏中引发了极大不满,最先要做的应该是盖房子遮风避雨啊!不过对于俘虏们的抱怨,一名在现场干活的伊尔库茨克市民忍不住好言相劝。

  “伙计们,中国人让你们这么做是对的。要知道公共卫生十分重要,否则你们内部将爆发瘟疫。”

  “公共.卫生?”听到解释的俄军军官露出了错愕的表情,不过他还是被“瘟疫”二字给吓了一跳。

  要知道这年月连沙皇村的皇宫里都没厕所,出门在外的人都是随便找个僻静地儿解决。也就是伊尔库茨克人少天气又冷,这才从未爆发瘟疫。不过现在几万名俘虏聚集在一起,伤病又多,如果不进行强制管理,瘟疫那是妥妥的没跑。

  话说那位老太太女皇为什么不在莫斯科的皇宫里呆着,而是长年累月的呆在圣彼得堡郊外的沙皇村?没别的,十八世纪的莫斯科脏乱差到了极点。

  从彼得大帝时代起,沙皇俄国的权力中心从莫斯科转到了圣彼得堡后,被遗弃的莫斯科及其郊区便吸引了大量的农奴和逃兵。不断增长的人口制造出了堆积如山的垃圾粪便,除了人和牲畜的,还有屠宰行业和制皮革厂的废水污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