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3章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3章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陈青松在随后还告诉孔绍安,胶东地区除了那些缙绅背景的地主群体,还有一类人是尤其需要注意的。

  “庶民地主?”

  孔绍安还从没听过这么个词汇,不过陈青松稍做解释他就明白了。所谓的庶民地主,其实就是大量购买土地的商人和高利贷者。只不过这些人家中无人做官,就算有个监生的功名也是花钱买来的,所以被真正的士绅阶层瞧不起。

  这些人购买土地,有的是为儿孙养老,有的是买义田奉献给宗族,还有的则是为了在动乱荒年控制粮食,囤积居奇。他们最常采用的手段就是“寄庄制”,即花费一笔孝敬,借用某位官员或是举人的名义,在户籍地以外置办田产。

  “不要小看这些人,庶民地主同样会靠着财富垄断乡间权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武断乡曲。一个缙绅地主,一个庶民地主,再加上满清公开捐纳,卖官鬻爵,由此才会让地主阶层把持了整个经济。”

  话说到这里,陈青松话锋一转,问了孔绍安另一个问题。

  “小孔,你是不是也认同某些人的说法,那就是只要我们加以引导,通过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封建时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就能形成燎原之势?”

  孔绍安迟疑了片刻,点点头道:“我之前在电厂的时候,大家闲下来聊天也会说起这个。我那会不大懂,只是听他们说,不过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只要能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努力促进商业,就可以超过西方人,提前完成近代化。不过.”

  陈青松微微一笑道:“怎么?”

  “听了您刚才说的,我也有点糊涂了。您知道,好多事我其实也不是很明白,不过只要赵总和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陈青松笑着拍了拍了孔绍安的肩膀,对他这个表态很满意,然后解释道:“资本主义从来都是通过生产领域去积累生产资本,而绝非是商业或其他什么领域。劳动力商品化其实就是货币化。历史课本上说明末就有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没错,现在一样有,可萌芽始终只是萌芽,根本发展不起来。”

  “啊?!为什么?”

  “小孔,这年月的货币财富都在地主缙绅和商人手里,想要从萌芽发展起来,就必须将这些财富吸引到萌芽行业才行。就算它利润很大,那也只是因为海贸的需求增长,皇帝哪天觉得威胁到统治了,一个政令下来就得完蛋。至于占百分之九十的农村人口都是自给自足。”

  “是,您之前说过,”孔绍安若有所思的翻到最开始记录的那页,一字一句的道:“中国封建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农业生产者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

  陈青松赞许的点头道:“说一千道一万,那个萌芽再怎么折腾,它也只能在封建经济的夹缝中成长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