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8章 江南倏忽风波起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人,还不如相信老母猪会上树。

  就像礼部尚书纪晓岚,虽然他年届七十,每天仍能吃十几斤肉,而且体力还挺不错,可河间纪家能跟着朝廷举族西迁吗?

  再有就是刘墉。嘉庆固然不怀疑刘墉本人的忠心,可诸城刘氏家族呢?前不久尚虞备用处接到从山东发回的密报上说,北海军拿下青州府后第一批接见的地方士绅里,就有刘家的人。

  乾隆在世的时候曾多次对嘉庆语重心长的提及,一定不要忘了八旗满洲才是国家根本,谨防汉人阴柔狡奸积习浸淫。汉人可以用,但要有制衡,要时刻提放。

  清廷很清楚赵新那个“前明赵王”的称号是多么的荒诞不羁,可这个名义对汉人,尤其是对江南士林的影响力还是很大。归根结底,就是汪中那些人不断地替他鼓吹背书,还到处散布流言。

  好吧,一想到汪中、刘台拱、洪亮吉、江藩他们八个,嘉庆就气不打一处来。对了,如今又加上了袁枚和赵翼。

  九月中旬的时候,江苏按察使布颜在密折里奏报的一件事引起了嘉庆的高度警觉,那就是袁枚和赵翼在去年的七八月间居然同时消失了一段时间。

  虽然后来袁枚对外宣称和赵翼携弟子同游黄山,可奇怪的是,两人都到了黄山,却没去歙县拜访赋闲在家的曹文埴。就算袁枚不喜曹文埴为人,可赵翼却是曾和曹文埴在翰林院一起共过事,没道理都到了人家地盘不去看一下的。

  再有,袁枚的几个弟子从那之后就再没露面。比如已故潞安知府孙镐的儿子孙原湘、以及他那个以诗画著称的妻子席佩兰。布颜派手下暗中调查过,不管是在昭文(常熟)还是江宁,都没有孙原湘的消息,而老家歙县更是好多年都没回去了。

  联想到去年北海镇八月开办科举,嘉庆断定,袁、赵二人十有八九是去了北海镇,而他们的几个学生肯定参加了北海镇的科举。

  震怒之下的嘉庆先是召见了定亲王绵恩,经过一番商议,命其携钦差圣旨和王命旗牌乔装南下,随后又给两江总督福宁和江苏按察使布颜下了四百里加急密旨。他给绵恩的命令是,只要袁枚和赵翼勾结北海镇查证属实,直接将两人软禁,听候旨意。

  其实嘉庆做出软禁的决定是经过了反复考虑的。

  他早就听说袁枚的小仓山随园终日宾客不绝,不是士林就是官场中人;而赵翼是扬州安定书院的教授,同僚友人弟子遍布官场。

  将两人锁拿下狱,搞不好会令整个江南士林动荡;而且一旦消息传到赵新那里,以他的性子,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当年扬州府前脚抓了焦循和钟怀,后脚就有人来劫狱,搞的清廷大失颜面。

  问题是放任这两人继续搞风搅雨也不行。如今清廷在江宁和镇江驻防的八旗甲兵合起来有六千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