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切顺利_大唐:开局抢了文成公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这个可以用来传递什么信息?”

  李二还是想不到这东西能有什么用。

  不过这也正常。

  魏砚想了想便道:“想知道的话,明年元夕之夜,你们也就知道了。”

  为什么一定要是在元夕?

  很明显,他们都不理解。

  ……

  ‘交流会’接下来每个月都会举行至少两次。

  也就是说,到明年元夕之前,魏砚至少还可以开八九次。

  足够了。

  第三次交流会,魏砚说的是,透镜、小孔成像原理以及暗箱绘画成像。

  这个暗箱绘画成像到底是什么。

  看看西方的那些油画,为什么西方可以画得那么3D,尤其是那些袒胸露什么的女人,并且画得栩栩如生,写实无比,而中国古代的画,却大多还停留在2D写意的阶段。

  人家都在玩3D,为什么中国还在玩2D?

  其实……

  有研究表明,并不是西方人的画画技巧有多么地高超,又或者是他们有多么的聪明,而是他们在画画的时候开了挂。

  这个挂,就是‘暗箱绘画成像原理’。把人物,通过小孔成像原理,投影到画布上,而画家则躲在暗箱里对着画布照抄,直接上色。

  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拿一张很薄的纸,盖在要画的东西上面,然后画出这东西的大体轮廓。

  据说达芬奇也这么干过。

  当然,正所谓熟能生巧。

  当西方人已经习惯了这种作画方式,而且当他们已经临摹到了一定的程度,也就可以做到即便没有暗箱,也能画出那样的精美画面。

  这暗箱。

  其实也就是摄像机的前身。

  因为只要接下来再用感光材料,做一个感光版,就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黑白照相机。

  第三次交流会相比起第二次,可谓是干货满满。

  与此同时……

  魏砚还给他们指出了一条可以画画作弊的道路。

  今后……

  只要有颜料,中国也能画出类似西方那样的3D画。

  而透镜在这里作用,则是能让成像的质量变得更好,更加地清晰。

  交流会结束以后,魏砚给所有人布置了一个作业,那就是,让让他们都回去想想,能不能让暗箱里面的画,直接定型下来。

  因为一张张地画,这样太慢了。

  如果能直接定型下来,再配合之前第二次交流会所提到的视觉暂留。

  那是不是……

  现实中留在暗箱里的画面,也能跟声音一样,被保存下来。并且,只要让声音跟图像结合,就可以做出一个活在纸上的,活生生的人。

  所有人都被魏砚这个十分胆大的想法给震惊。

  能想出这样的想法的人,简直可以称之为疯子。

  但是!

  讲道理!

  这或许真的可以做到。

  所有参加了这次交流会的人,都被魏砚这一想法给震惊了。

  他们都很想知道,魏砚到底是怎么能想到这些的?

  这是正常一般人会去想的东西?

  第四次交流会。

  第三次没来的,这一次同样也没来。

  但是第三次来了的,这一次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魏砚接下来会说什么。

  然后第四次交流会,魏砚便给他们讲讲材料学。

  讲可能你用某种材料做不了的事,可能换成另外一种材料,效果就会变得更好。

  这一次魏砚想说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顺便,还起了一个炼金术的唬人标题,并且当场给他们表演了如何制作高透明度的玻璃。

  玻璃在大唐还是很值钱的,像隋朝的那个李静训,字小孩,的墓,一个普普通通的玻璃瓶子,都被当成宝贝拿来一起陪葬,所以说这是炼金术,其实也没什么错。

  不过比较可惜的就是。

  虽然所有人都看到了魏砚提炼出了玻璃,可问题是。

  他们不知道魏砚手上的那些材料都是怎么来的。

  这就很蛋疼了。

  尤其是当魏砚提到那些化学公式的时候,他们完全看不懂。

  不过,魏砚说的阴阳五行之变化,这他们倒是知道。

  其实,这跟炼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魏砚其实还忍不住想吐槽一句,这炼出来的玻璃,我要是吃了,是不是就能长生不老?

  但最终,魏砚还是没说。

  不然……

  估计就要有道教人士上门跟他讨要说法了。

  因为这不是含沙射影么。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