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六章 人口战_大唐:开局抢了文成公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做了吧?

  大唐河东、山东一带。

  这里的各地长官也是赶紧将这件事情上报到了长安。

  大唐不少人也都已经做好了跟魏砚干架的准备,但他们没想到,魏砚竟然这么不讲武德,在他们大唐境内直接撬走他们的百姓。

  褚遂良便道:“陛下,河东以及山东的百姓向来对大唐就不怎么亲近,要是让此事蔓延下去,恐怕整个河东、山东地区的百姓,都会被魏砚搬空。”

  李治便道:“那爱卿有什么办法?”

  褚遂良:“应当立即让人把那些纸条都收起来,焚烧掉。并且,再把那些传播谣言的百姓都抓起来。”

  这时一位大臣也是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道:“此言差矣,这样做,只会让事情适得其反。臣以为,主要还是要让当地官员尽可能地安抚住民心,你越是把他们抓起来,他们越会反抗,到时候事态变得更加严重,也就更加不好收拾了。”

  李治便望了一眼李绩:“李绩!”

  李绩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可灾祸还是来到了他的头上:“臣在!”

  李治:“朕命你去安抚好河东、山东的百姓。”

  李绩心说,你这那是让我去安抚好河东、山东的百姓,你这是想让我别做这个尚书左仆射,给陛下您舅舅让位置。

  唉……

  真想跟着魏砚一起反了算了,不过先陛下待我恩重如山,又不太好直接这么做。

  魏砚这家伙,实在是太不讲武德了!

  哪有宣战以后直接撬墙角的。

  还不如真刀真枪来得痛快。

  当然!

  你要说真的在战场上相见,李绩还是有点不太愿意见到的。

  或许……

  这才是最好的方式吧。

  陛下的死,在李绩看来实在是有些蹊跷,不过更为关键的是,陛下这一死,他这尚书左仆射的地位也就很尴尬了。

  毕竟……

  他跟李治之前可不熟。

  李绩随后便回了一句,“喏!”

  不喏,难道你还敢不同意不成。

  现在,他能保住自己的家人就不错了。

  很快。

  李绩便来到了河东、山东地区。

  也从百姓的手中得到了那些纸条。

  这条件。

  听得他都想去了。

  感觉跟着李治没前途,李绩很清楚这一点。但他又不能当一个背叛大唐的人,只能是这一次回去后,看看能不能申请告老辞官。

  基本上到了地方,李绩也没怎么出力。

  就是过来看看什么情况。

  其实……

  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峻,因为走的那几千户,都是贫困户,这些人走了,根本对大唐造成不了什么太大的影响。

  就是这民间的议论,声音有点大,但是大不代表他们就会去做,很多人都只是出来凑个热闹而已。

  明白了以后,李绩便给李治写信,说这边情况很好,陛下其实根本无需担心。

  当然!

  这安抚还是要安抚的。

  就说,大魏已经向大唐宣战,这只不过是大魏动摇大唐民心的手段罢了。

  在这个过程中,李绩一句骂魏砚的话都没有说。

  而且……

  对于人会突然消失这个问题,也是劝各位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什么神神鬼鬼。你们不知道人为什么会消失,那只是因为你们还没有去过长安。

  但凡你们去过长安,你们就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百姓的好奇心很快得到平息。

  不过,这也诞生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说……

  如果李绩说的都是真的,那是不是纸条上说的,也都是真的?

  这反倒是让更多人对这个感兴趣。

  甚至……

  竟然还出现了私藏纸条的人。

  毕竟……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用得上。

  当然!

  最后大部分的纸条还是被回收了起来,而且拿去焚毁了。

  不少人看着被焚毁的纸条,心里也是在滴血。

  蠢了!

  要是在大唐活不下去了,以后说不定还能去大魏。

  免一百年的徭役跟赋税,你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回去以后。

  有官员便弹劾李绩在当地并没有安抚好百姓,但李绩一上朝就说自己要辞官,那李治也不好显得自己太刻薄了。

  其实……

  谁都明白。

  李绩是退也得退,不退也得退。

  但由于事不关己,大部分大唐官员也只能是当吃瓜群众。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