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面见李二_大唐:开局抢了文成公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要当好人。

  帮不帮人,帮到什么程度,全凭他自己心里喜欢。

  吐蕃他一抬手就能灭掉,但他没有,因为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大唐的人,也不会感激他。

  就像是包子铺的老板每天给乞丐送馒头,最后乞丐不但嫌弃馒头吃着没味道,还把包子铺当成自己家,都自己上手掀开蒸笼,自己拿了。

  他是金手指无敌,但他不是大唐的保姆,他没必要为大唐做任何事。

  当然,一些原则上的东西,还是不能完全没有的。

  那就是他的那个达则兼济天下,在他的心里,如果大唐的百姓能过得稍微好一点,只要是这样的努力,他都会愿意尝试去做做。

  至于说蒸汽机,工业革命……

  暂时来说,步子还不能跨得太大。

  先观察观察再说。

  他其实有过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那就是让华夏爆兵,用秦始皇的做法,发兵前后五十万同化南蛮,一样地去同化其他任何一个适合耕种的地方。

  那问题来了,不适合耕种的地方怎么办?

  让你去放羊,你去不去?拿你的脑子好好想想都知道,你肯定不愿意。

  那魏砚只能把希望交给慕容诺曷钵了。

  好歹是堂兄弟,虽说是个异族,可却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到时候,等全球一统了,那就是自家人打自家人,也不算是啥了。

  有句话其实说得好。

  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见解都是当代对历史人物就现在的价值观的一种观点。

  你说秦始皇五十万大军南征,难道不是侵略吗?

  可在后世统一的角度下,他就是千古一帝。他的侵略就是对的。

  而魏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到底是属于当代人,还是后世人。

  还是什么人都不是?

  有时候,即便是他自己,都不得不在两边徘徊。

  甚至,仿佛是在用一种上帝的视角,在无情地看着这个世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的那种境界,有时候,他也能达到。

  因为不老不死以后,他很被动地就能进入到那种境界。

  不过从后世稳定统一以及繁华的景象当中,他觉得,秦始皇做得应该还是对的。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所以,他才会跟松赞干布说一统,说一统对百姓的好处。与其说,是说给松赞干布听的,不如说,是说给魏砚自己听的。

  只不过,他估计松赞干布一定没听进去。

  首先,松赞干布只会维护自己的利益,吐蕃百姓干他啥事。

  其次,你这不是叫他放下武器投降吗?你说松赞干布怎么可能会打都不打就投降。

  那叫没有骨气。

  回到正题。

  现在李二就像是看傻子一样地看着魏砚。

  就你?

  还建国?

  李二此时此刻就感觉像是看到了一个从一个不知道什么名字的山疙瘩里出来的山村小子,在大言不惭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