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经济繁荣(下)_穿越明末当土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艺是自家祖辈传下来的,又值得甚么了?没料到为了这点小事,吴典史还命人每月给自己发2两银子津贴!2两银子啊,这年头可以买一亩好地了,自己村里李善人家的账房先生月钱不过也才2两!

  自从吴大人给自己题了字,又让自己教授别人诸般手艺,自己的名声就传了出去,虽然后来会做龙吸的慢慢也多了起来,但别人还是爱来找自己。象上个月自己就带了几个老伙计给上游北岸的李王村修了一条龙吸,从踏勘、选址、挖沟、埋管、引水足足花了大半个月辰光。当然,利润也颇为丰厚,除掉材料所费,这趟活可赚得20两银子,5个老伙计都是一直跟自己干的熟手,每人足可分得3两!李王村虽然为修这条龙吸花了几十两银子,但是绝对不亏,他们村20多顷地以后就算是旱涝保收了。这可是2000多亩地啊,水浇地什么价?旱地什么价?这笔账怎么算都算得过来!

  自从自己开始做这门活计,日子就一天天变好,先是老娘和自己两人上上下下衣着都焕然一新,再是从破烂棚子搬进了宽敞暖和的窑洞,什么锅碗瓢盆,铺的盖的统统都添置了新的,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红火火!这还不算,自己赚的钱都交给老娘,几个月下来竟然攒得20多两银子!

  周围有好多人也都赚了钱,象造船的王老实,烧窑做陶管的刘二,做墨的李潢等等,手下都雇了不少人,那才真是赚钱买卖!尤其是李潢,他家是延川的,祖辈就会用石油做墨,到了这边,发现也有油苗子,索性开了个制墨作坊。这东西自己见过,做的墨确实是好,就是烟大得紧。后来吴典史说这石油除了制墨还能做别的东西,还鼓励他研究用石油生火的法子,结果还真被他鼓捣出来了。

  听说这法子还是李典史想出来的,关键的技术其实就是一个水车。这东西在乡间倒平常得紧,那些田地靠近河岸的乡绅家常用它来浇地。只是李潢做的这个水车却不是作此之用,而是利用水流带动一个大桶飞速转动,那大桶中装的都是石油,据说用这法子可以将石油中的水份都逼出来。

  这样一来,石油比原来容易燃烧得多了,只是生出的炭黑反而少了些,但是这样一来石油可以直接用来点灯,又亮烟气又少,谁都知道,灯油有多贵!这把可算是被李潢给捞着了!

  再就是做蜂窝煤的,还有做专门烧蜂窝煤铁炉子的生意都好得不得了。天气愈发冷了,但只要生起这个铁炉子,整个窑洞就都暖和得紧,自家也买了一个。也不知道这些法子是谁想出来的,端的是巧夺天工!

  而且做生意差本钱的还可以找“日升昌”商行贷款,象李潢开这个制墨作坊就贷了15两银子,听说只要吴典史看过点头,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