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2章 青花瓷的神仙釉操作_工匠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浇。

  这两种浇釉的方式,烧制成的效果也有不同。

  这第三种就是刷釉,也就是原始陶器刷浆工艺演变而来、

  原始陶器的成品表面都比较粗糙,为了美观,一开始会在其表面刷一层细泥,后来釉料的出现,替代了细泥,于是有了刷釉工艺。

  这第四种就是蘸釉,属于是西汉晚期出现,元、明时期底依旧在广泛应用。

  蘸釉的应用时间很长,到了元、明时期,更是发展出在器皿底足做釉把进行施釉并广为流传。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蘸釉工艺是辨别一件瓷器是否是明代器物的特征之一。

  根据史料讲,一件使用吹釉工艺的瓷器就不可能是明代的,因为那时候还没出现吹釉的工具和工艺。

  这第五种就是荡釉,属于是宋代开始常见,宋代的北方瓷器常见的施釉方式是荡釉,且一直延续至今,目前还有在使用这种方式施釉。

  这第六种就是吹釉,出现在康熙时期。

  相对其他的施釉工艺,吹釉是最晚出现的。

  吹釉一开始是应用在比较小比较薄的坯体的,假如一件薄胎器皿用蘸釉的方式进行施釉,那么很容易被捏碎,吹釉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相应的,也被运用到了比较大的不方便搬动的器皿上,把坯体放在转轮上,只需要一边转动坯体,一边吹釉即可。

  吹釉的最大缺点就是费工时!操作时一般距离坯体大概三十厘米左右,因为坯体吸水特别快,就需要不间断操作,需要施好几层,直至坯体表面均匀出现湿润感,说明釉料的厚度达标。

  这些都属于是古代时候常用的施釉方式,经过现代的改进,目前现代烧制青花瓷所使用的施釉工艺大大的有所改变。

  就目前萧章所知道的就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现代的施釉方式。

  当然现代的施釉方式和古代的很多匠人施釉方式也是有些相似的。

  但是更多是现代化的改进!

  萧章琢磨了一下,自己这三件青花瓷,除了瓷板画的施釉比较简单之外,另外两件如意罐和大碗收到器型的影响都属于是比较难以施釉的存在。

  因为这大件青花瓷和小件的青花瓷是不一样的。

  就如同刚才所说,这大件的需要用到浇釉,内部涂釉等等。

  而小件的则不尽然。

  萧章虽然今日烧制的都是大件的青花瓷,但是难保以后会有烧制小件的青花瓷的时候。

  而这小件的青花瓷器外均采用蘸釉法,即用三或四个手指抓住器底部,直插入釉中至足沿,片刻提起凡是蘸釉产品,往往釉不到底,胫或足下部有一圈不规则的漏胎,上面往往留下到个手指抓坯的痕迹。

  小件的青花瓷若是器皿内没有花纹,里外施釉还是分开的。

  这里釉是上青花图案绘制之前施加。

  荡好内部釉之后才会画坯。

  而萧章这大碗和如意罐都是大件的青花瓷。

  就选择后期用笔涂釉的方式了。

  这现代青花瓷施釉的方式同样分类很多,而且讲究更加面。

  萧章对现代施釉的方式还算是深有研究。

  和古代略有不同。

  而这三件青花瓷,刚好可以让萧章尽情的展现自己的上釉技巧。

  毕竟这系统所给的技艺釉色永远都是最高调的!

  。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