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贫穷的焦虑(3更)_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疲倦是真疲倦。

  开心也不是假的。

  西单店第一天营业额8700多,秀水街没西单口岸好,客流量不如西单,营业额却也有5500多。

  第一天,两个店加起来营业额超过14000元。

  这个数字,是传单的效果,也有熟人照顾生意。

  拧一拧熟人的水分,数额相差不会超过两千块。

  到20号之前,不知道还有多少客人会拿着传单上门,把开业酬宾的热闹过了,留下来的就是真正的客人。

  周末是要查寝的,夏晓兰跟着杨永红几人回寝室,307全体都累瘫了。

  没人提夏晓兰家能赚多少钱,说的全是做生意辛苦。

  “这算什么,一开始没本钱,我和我妈轮流用自行车载油渣去乡下卖,辛苦归辛苦,赚的钱上沾着自己的汗水,就图花起来堂堂正正不心虚呗。”

  夏晓兰不是在给室友灌鸡汤,她纯粹是在自己感叹。

  赚钱的方法那么多,开始是没本钱,只能一分一毛的攒。

  现在有了本钱,夏晓兰对一些生意同样很谨慎。

  她不去碰灰色的地带,她的发迹每一步都有迹可循,经得起查,谁想找她麻烦都不容易。

  杨永红早知道这世上有钱的很有钱,比如捐几百万给学校当奖学金的港商。

  但今天西单店里收的营业款,给了杨永红挺大的冲击,毕竟捐几百万的港商太遥远,一天收入几千的就和她睡同一个寝室,夏晓兰家服装店的今天的零头,都比她家一整年的收入还多……等她大学毕业,也不可能赚比这更多的工资。

  杨永红迷茫了。

  读这么多年书,考上华国顶级学府,经济上还不如个体户有钱?

  杨永红有报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人生理想。

  但考虑到现实,她老家也真是穷。

  能不能在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杨永红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早上她就和夏晓兰谈了。

  “晓兰,我不是嫉妒,我是自己都没想明白,你能不能给我解解惑。”

  有一句话,形容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现象很贴切,夏晓兰一听就知道杨永红为什么迷茫——有一短时间,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剃头的。

  下海经商的赚到的钱,搞研究的人却生活清贫,哪怕将来各种待遇提高,新闻上经常说什么卖煎饼果子的大妈月入几万,大学毕业的白领一个月几千块,网上掀起了大讨论,不少人抱怨,读了十几年书出来工作,还不如早早出社会打拼。

  夏晓兰觉得,杨永红现在就是陷入这种迷思里。

  “我们边吃饭边说。老大,那照你的说法,我就和我妈一门心思做生意就行了,反正我去做生意,一个月赚的,也比毕业后一年的工资都高,那我为啥还要辛辛苦苦考华清?我在这里念5年本科,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