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铁的扩张(三)兑换比例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深入人心,所以在普通民众心中,铜钱还是要比铁钱要更可靠。

  于正大感惊讶,道:“哦,竟有此事?”

  他还没来得及细细查看各司的公文,所以尚不知晓此事,此时听来甚觉惊讶。他赶忙从公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中找出了此案,细细游览起来。

  良久之后,于正才喟然叹道:“罢了,此案监察司处理的不错,此案参与的民众甚多,还是以罚钱处理较为稳妥。”

  看了此案的案情及民众的叙述后,情感上于正自然是可以理解这种行为的。毕竟铁钱只是在一个地区内部流通的新兴货币,想要去取代一个在国际上长期流通的货币,那必然是极不容易的。

  若把“铜”比作后世的美元的话,“铁”就是刚刚强势兴起的华币,想要取代美元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乃至需要发生一些影响世界格局的大事。

  更何况于正的黑山虽然在卫国已经成功崛起,但是在华夏诸侯间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黑山铁钱的流通也主要是在黑山上的石城邑、康邑两地,便是最新纳入治理的百泉邑和共邑的民众也还未完全接受铁钱。那些稍有些身家的国人,仍然还是将铜作为最主要的货币储备。

  民众存一部分粮食,存一部分铁钱,也存一部分铜钱,对家庭的保障来说无疑也是稳妥的做法。

  黑山上情况尚且如此,这让于正对铁钱的推广和前途不免有些担心。如果黑山贸然跟外界开放铁器贸易的话,民众很可能将自己辛苦赚来的铁钱去低价换了商人们的铜钱,作为自家的货币储备。那么黑山铁钱的价值势必大跌,到时甚至会影响到铁器的价格。

  于正对着家臣们说出了自己这个担忧,端木容则不以为意道:

  “物以稀为贵,我们黑山能大量产铁,所以自然是铁贱而铜贵。若是商人们将我们的铁运往产铜的楚国,铁少而铜多,说不定铁的价值便会超越铜。”

  于正点点头,这话说得也有道理,若是放在一地来看,铁的价值难免偏颇,而且受战争影响波动很大。也只有将其放到整个国际上去,接受各国士大夫和商旅们的检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铁的真正价值才会逐渐稳定下来。

  价值主要还是由市场觉得的,想要以小小的黑山来维持住铁的价值,乃至铁与铜的兑换比例,是很难的,只有接受各国市场的检验,其真正价值才会显现出来。

  可以适当干预,避免一些恶意的手段,但更多的还是交由市场去定价。只要黑山铁器的品质过硬,不愁会卖不上好价格。

  既然定下了对外开放铁器贸易的政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逐步去化解那些不利影响。

  铁器的扩张,这第一步便是先从身边的两个盟友弘毅大夫和公子康的势力开始,将他们两家一起纳入到铁器联盟里来。向他们大量倾销铁器,甚至流入铁钱,通过经济入侵的方式,逐渐控制住两家的方方面面。

  积年累月之下,或许就能将两家化为自家的附庸。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