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九章:历史改变(九)伯乐引荐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军事的需要,马的作用已十分凸显。当时人们已将马分为六类,即种马(繁殖用)、戎马(军用)、齐马(仪仗用)、道马(驿用)、田马(狩猎用)、驽马(杂役用),养马、相马已经成为一门可以安身立命的重要学问。

  托了东关五的福,花言巧语把那掌管马市的骊国公子哄得极为开心。

  这人一开心,便也大方起来了,最后卖马的价格果真便宜了不少,而且给的都是上好的军用戎马,不仅体格强壮,耐力也强。

  原本弘毅大夫准备的钱财只够买五十匹军用戎马,最后实际成交却买了整整六十匹,还有钱财剩余,可说是场非常成功的交易。

  弘毅大夫见此,自也豪爽地打赏了出力不少的中人东关五,一时人人皆欢。公子御得了计、弘毅大夫得了马、东关五得了赏,都很高兴。

  特别是公子御,本以为他的邀请只是随口一说,不想交易完成后,他却真的热情劝说起东关五来。言道,只要东关五肯去晋国投靠骊姬夫人,那么其必定能得到重用,甚至一国大夫之位也不在话下。

  东关五一个卑贱之人,听得如此承若,倒果真心动起来,与公子御又细细谋划了一番“阴谋诡计”。

  弘毅大夫在旁随意听了一耳,却是大不以为然。一来,此计如此粗浅拙劣,成功的可能性极低;二来,东关五不过庶人身份,哪可能做到一国大夫之位;三来,晋献公无疑是位雄主,又怎么可能轻易中计,更换太子。

  所以在弘毅大夫看来,一切不过是冬日午后,一场信口开河的笑谈罢了。

  可他不知道,只要人真有了那害人之心,一切计谋却都是可以逐渐完善起来的。所谓一计不成,便会再生一计,怀疑可以日渐累积,再聪明的人也总有犯傻的时候。

  这东关五,日后还真的做了晋国的大夫,帮助晋国夫人骊姬谋害了太子申生,逼得申生在曲沃新城自缢而死。

  晋国人称呼骊姬夫人的两位宠臣,梁五和东关五为二五耦(两个名叫五的人狼狈为奸)。因此二五就成为了奸佞、背叛者的简称,后世二五仔的说法也来源于此。

  弘毅大夫再无兴趣旁听,辞别聊得正欢的公子御和东关五二人,便离开了马市,在城中逛了起来。整整六十匹戎马,侍弄起来可不是一件轻易的事,虽然队伍中也带了养马之人,但是北方马匹的习性与东方马却不尽相同。为了稳妥起见,弘毅大夫却是让公子御介绍了一名善于相马、养马的“伯乐”。如今众人便是在去他家的路上。

  周人神话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做“伯乐”。于是,在人间,人们也习惯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称为“伯乐”之才,或者干脆以“伯乐”称呼。

  一行人穿街过巷,因为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